纳米技术与纳米计量
对几中纳米技术进行了综述。纳米计量仪器由三大部分组成:位移系统、计量系统和探测系统,文中论述了这三个部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计量院的计量型原子力显微镜及兼容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的特点和技术指标,并给出了测量实例。
表面开口裂纹高度的超声无损测定
介绍了超声端点衍射法在表面开口裂纹高度中测定原理,自行设计了测量方案,试验运用K=1,1.5,2,2.5的探头分别对高度为2,3,5,7,9,11,13,15,17,20mm的裂纹进行了超声测量,结果表明K=1时,具有最高的测量精确度,且随着K值的增大,测量误差呈增大趋势;对于不同高度的裂纹,运用衍射法测量的平均误差波动较小,说明衍射法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于高度越大的裂纹,测量越准确。
利用李特洛(littrow)衍射法精确测定纳米样板的线间隔
2000年1月,在北京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由瑞士联 邦计量局(OFMET)主持的纳米样板——一维光栅的国际比对。运用两种激光器,利用李特 洛( littrow)衍射法对光栅栅距进行了精确测量,并对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作了详细分 析。
旧式大型工具显微镜数显化
大型工具显微镜是用途较广的精密长度计量仪器,主要用于测量螺纹中径、圆柱的直径等.目前实验室和工厂现有的仪器属50年代生产的老型号产品,用目视螺旋测微鼓上的刻度读数,人工记录和处理数据,测量时费时费工.针对大型工具显微镜数显化的问题,阐述了光栅、光电显微镜、单片机、新型传感器在数显上的应用.利用新技术和新型传感器改造老设备,使其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以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改造的结果表明,改造后的仪器测量效率大大提高,精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
基于AVR的激光测距机综合性能检测设备设计
为了确保激光测距机的性能,首先需要进行性能检测。在分析传统激光测距性能检测时因受位置和天气条件的限制,故提出了模拟激光测距机的工作原理和激光传输过程的思路,研究了一个实现该思路的方案。结果表明,该检测设备可使技术普查和日常维护在室内方便地完成,检测结果可数字化显示,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测试精度。
线上教学在《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可能,在特殊时期,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液压与气动课程的线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恰当设计教学环节,努力探索教学形式,通过学生反馈,得到初步认可。基本实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基于CSD/CFD舵面气动力流固耦合仿真分析
空空导弹空气舵面与气动力存在流固耦合作用。采用ANSYS Workbench 14.5对空气舵面与气动力进行了流固耦合仿真分析,研究了攻角和马赫数对舵面振动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舵面振动位移频率受攻角和马赫数的影响较小,舵面振动位移幅值随攻角和马赫数的增大而增大,并呈非线性关系。低马赫数范围内,飞行速度的变化对舵面振动位移的影响更为明显。攻角为30°,马赫数为3时,舵面振动位移曲线更趋向于等幅振动,舵面趋向于颤振临界状态。
牵引电机冷却系统流固耦合传热分析
牵引电机功率大、损耗大、散热空间小,保证其良好的冷却散热性能是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建立牵引电机冷却系统流固耦合传热仿真模型,结合牵引电机冷却水道评价指标,分析冷却系统流体场与固体场相互耦合的传热过程,分析冷却系统流场对电机内部温度场的影响,研究冷却液、电机损耗、入口温度、水道宽度等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可知:冷却液流量的增大可以有效降低电机温升,电机绕组损耗对电机温升的影响远大于电机定子损耗对电机温升的影响;水道宽度在18mm时冷却结果最优。搭建牵引电机温升试验平台,分析电机损耗、电机内温度、冷却系统的温度等,获得冷却系统对牵引电机温升的影响规律,并与模拟值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仿真模拟的准确性,分析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参考的依据。
液压泵工作特性测试方法分析与研究
传统液压泵工作特性测试方法需大量的多工况测试数据,测试过程繁琐,且由于测试数据的离散性,难以获得准确的工作特性曲线。提出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液压泵工作特性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少量测试数据建立液压泵数学模型,预测其工作特性,并获得各工况下的特性曲线。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可将测试误差控制在0.1%以内。与传统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可简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