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Z350钻杆吊卡吊耳弹塑性分析和残余应力研究
为了检验CDZ350型钻杆吊卡吊耳的性能,确保在出厂试压后的正常工作的安全性,吊耳不发生塑性挤出等塑性破坏,对CDZ350型吊卡吊耳进行了两次加载-卸载的有限元弹塑性分析和贴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1.5倍额定载荷下,吊耳次表面最大应力为1087MPa,发生塑性变形,材料硬化但不会发生塑性破坏;两次卸载后残余应力分布相近,吊耳内部残余应力稳定;二次加载后最大应力为1005.6MPa,接触为全弹性,残余应力减小了内部的应力,起到了保护作用;贴片实验结果和有限元结果相近,最大误差为7.5%,且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接触区附近,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水压下应变测量防护胶附加应变的测定及引出导线的密封
本文经过实验测定,得出了水下应变测量防护胶的附加应变曲线,确定了比较合适的防护胶,解决了引出的导线的密封问题.
基于小波包能量分布特征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齿轮的裂纹故障不仅影响机械系统的整体性能,还会导致机器损坏,因此,研究了齿轮裂纹长度的故障诊断方法。以多传感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将小波包各个频段的能量比系数作为齿轮裂纹的故障特征,并通过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分类,实现齿轮裂纹长度的故障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故障诊断方法识别率高(97.5%),通用性好,能有效辨识不同工况下的齿轮故障。
基于震电效应理论的一体化流体勘探仪
石油、天然气和水的储层主要为含流体多孔介质。单一的地震勘探无法区分地下储层流体性质,单一的电法勘探不能准确区分地下储层位置。震电一体化法勘探仪集中了地震勘探和电法勘探的优点。较为准确的分析出相应地层的未知地层参数。因此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针对含流体多孔介质,以双电层动电学现象为基础的震电一体化法勘探仪由于其同时激发同时接受地震信号和震电信号的特点,将在油气和水资源勘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天然地震波对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充注机理研究
致密砂岩储层油气勘探是现今石油勘探的热点领域,充注动力的研究对于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致密砂岩储层微纳尺度下孔喉网络系统中的毛细管阻力远大于油气的浮力,常规的充注机理无法对其成因进行解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普遍认为,源—储剩余压差(超压强度)是致密储层油气充注的主要动力,但其不能合理的解释致密砂岩储层油气成藏过程中存在的多期充注现象。提出天然地震波作为致密砂岩储层成藏期间重要充注动力,对致密砂岩储层充注理论进行研究,为致密砂岩储层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200t-58mH40m起重机主结构实际工况的有限元分析
针对目前起重机的试验现状,提出了利用SolidWorks结合Simulation对200t-58mH40m起重机主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和空间受力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实际工程试验并突破其局限性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对200t-58mH40m起重机主结构进行试验仿真研究,为设计200t-58mH40m起重机及其重要结构件提供信息,以解决样机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国产亚临界600MW汽轮机组通流改造技术方案介绍
针对国产600MW亚临界汽轮机组普遍存在的热耗高、低压缸5、6段抽汽温度超标等现象,提出了改进进汽插管密封形式、低压内缸模块改进等通流改造方案。该方案实施后,可有效降低机组整体热耗,减少抽汽超温现象。
俄制500MW汽轮机供热改造方案介绍
某电厂俄制500MW汽轮机组为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进行了供热改造,实现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为同类型机组供热改造提供了技术借鉴。
汽轮机中压转子弯曲治理方案介绍
针对俄制机组中普遍存在的中压转子弯曲的现象,介绍了3种治理方案,比较了3种方案的优缺点,给出了中压切向涡流冷却技术的可靠性和改造后的良好效果.
MYNEPET6整体车架式客货车气动控制系统分析
MYNE PET6整体车架式客货车是煤矿井下无轨运输的主力车型。以MYNE PET6整体车架式客货车为例,分析了无轨胶轮车气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总结了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