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USB支架的模流分析及模具设计
以长条状的电视USB支架为例,其含有多孔和多个狭长凸台。利用moldflow软件从塑件的填充时间、流动前沿温度和翘曲变形三个方面对三种浇口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采用一模两腔和三个潜伏式浇口的最佳工艺方案。采用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和斜顶杆抽芯机构分别成形带有侧孔和卡勾的狭长凸台。针对其他狭长凸台末端的气穴,采用成形镶块的间隙进行排气。利用UG软件设计模具各个结构,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工作可靠。通过最终成形的产品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模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非对称结构形式的不完全齿轮机构设计
不完全齿轮常采用停止位时从动轮齿形对称分布,同时降低主动轮首末齿齿高的方法进行设计。为避免重合度小于1,这种方法需要的主从动齿轮全齿数较多。提出了停止位时从动轮齿形非对称布置的设计方法,推导了设计计算公式,画出了首对齿与第二对齿的重合度分布图、始啮和脱啮位置的角加速度图。通过分析表明,选择标准齿高两齿轮齿顶的啮出区交点作脱齿定位点,可保证啮入和啮出刚性冲击较小,并使机构完全避免产生二次冲击。锁止弧位置灵活,使从动轮锁止弧弧长不再受限于首末齿驱动转过的齿数K值,可用作主从动轮的全齿数可以比较少,结构更加紧凑;主动轮末齿齿顶高不必降低,从动轮可采用全齿轮。
基于偏载工况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刚-柔耦合分析
为能够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装载机工作装置在偏载工况下的动臂受力和变形规律,利用ADAMS和EASY5软件建立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刚-柔、机-液耦合的联合仿真模型。通过样机测试数据对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分析验证,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提升油缸的连通式和独立式连接方式对动臂受力的影响。对比分析发现:极限偏载崛起工况下,连通式的动臂最大应力很接近许用应力,因此,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很容易产生裂纹;而独立式连接方式既可以防止动臂过载,也提高了动臂的抗扭能力。这为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提供了有益借鉴。
多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匹配设计研究
多轴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普遍存在转向杆系变形和断裂的问题。基于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的半经验公式,利用ADAMS和AMESim建立了某多轴转向车辆的机液联合仿真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以转向杆系受力最小为优化目标,进行了转向油缸和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的匹配优化。研究发现,转向油缸与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的匹配关系对转向杆系的受力影响非常明显,优化后转向杆系受力显著减小。
基于多轴转向的转向轴匹配优化研究
多轴转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多轴车辆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针对各转向轴的转向油缸驱动力矩和轮胎转向阻力矩的匹配优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轮胎原地转向阻力矩模型和转向油缸的驱动力矩动态平衡方程,以缸筒、车轴的铰接点B点与缸杆、梯形臂的铰接点D点的相对坐标为设计变量,提出将转向油缸输出功最小作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方法。以某转向轴为例,并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转向油缸的铰点安装位置参数进行优化分析。通过拟合分析,获得了转向油缸铰点布置规律,为转向轴的匹配优化设计提供了简洁可行的依据。
转向液压管路对多轴转向响应特性的影响
通过三轴液压转向实验平台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转向液压系统模型。分析了压力、流量、管路长度、管路内径以及管路材料等单因素对转向油缸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针对压力、流量、管路内径等非线性影响因素以及系统PID参数进行了正交仿真实验给出了优化结果和PID参数。结果表明:压力升高、响应速度加快但在10~11 MPa范围内较为稳定;流量在14 L/min时响应速度最快且最不稳定;管路内径在11~17 mm范围内有较好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管路长度增加响应滞后稳定性减弱;比例系数P对响应时间的影响比较敏感、积分系数I对平滑性影响较大、微分系数D对稳定性较为敏感。
-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