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纳米材料的几种扫描探针显微表征方法

作者: 褚宏祥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4-04-29 人气:18
扫描探针显微镜(SPM)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表征工具,不仅可以表征三维形貌,还能定量地研究表面的粗糙度、孔径大小和分布及颗粒尺寸,在许多学科均可发挥作用.以纳米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综述了国外最新的几种扫描探针显微表征技术,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SNOM)等方法,展示了这几种技术在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应用.

周视扫描成像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设计

作者: 吴凡 王柏林 唐树威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4-04-29 人气:16
介绍了一种周视扫描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该系统利用K镜消除像旋转,能对中波3~5μm、长波8~10μm光谱进行双波段成像,且同时具有较大的扫描视场和较宽的光学口径.系统结构简单,装调方便,成像质量优良.

零件的疲劳强度分析计算

作者: 李文红 黄晓春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3-09-18 人气:118
零件的疲劳强度分析计算
根据设计的支架在耐久振动试验中出现的零件破坏情况,对支架的破坏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工作,其主要承力件静强度的安全系数满足要求,说明这一破坏现象属于疲劳破坏,按照疲劳破坏的理论和具体的支架受力模型,从理论计算入手,对支架进行了疲劳载荷分析计算,依据疲劳破坏理论和计算的结论,对支架中的主要承力件,采取了相关的设计和工艺技术措施,通过耐久振动试验和实际使用证明这些技术措施合理可靠,解决了支架疲劳破坏的问题,使支架满足了环境使用要求.

短脉冲激光信号接收灵敏度的研究

作者: 何初冬 邱琪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3-01-05 人气:2
短脉冲激光信号接收灵敏度的研究
采用直接探测短脉冲激光信号的方式,基于信号检测中的探测概率、虚警概率理论,详细推导了光接收机最小接收光功率.阈值的选取对系统的探测性能有较大影响,对实际系统分析表明,在满足系统探测条件下,通过阈值的合理选择,可以使得总误判率达到最小值.最后,比较了0.5~10 ns脉宽下的最小接收光能量.对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06μm激光大气散射模型研究

作者: 赵宏鹏 雷萍 姚梅 李华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3-01-05 人气:3
1.06μm激光大气散射模型研究
运用米氏散射理论,分析了单个粒子散射特性,建立了1.06μm激光近地面大气传输散射模型.通过该模型的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离轴距离条件下,探测方向与散射照度的变化关系曲线 不同气象能见度条件下,散射照度随离轴距离的变化曲线.散射照度不仅与气象能见度有关,而且与激光传输距离也有很大关系.使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验,结果表明,实测数据与模型计算数据能够较好地吻合.

大气散射光偏振特性分析

作者: 杨明 王宝荣 李颖杰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3-01-05 人气:4
大气散射光偏振特性分析
介绍了在激光偏振成像研究中,激光在大气传输中的散射光偏振特性的基本表示方法,根据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理论,通过传输Mueller矩阵求解,分别对大气分子散射和气溶胶散射的单次偏振特性建立理论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模拟的方法研究大气分子和气溶胶对自然光、水平线偏振光和45°线偏振光的偏振特性影响,最后介绍了用矢量传输方程来解决大气散射光多次散射偏振问题.

连续波激光相干探测技术研究

作者: 任莹 王昌龙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2-12-29 人气:5
连续波激光相干探测技术研究
介绍了基于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对连续波激光源进行探测的作用机理,使用时间相干探测方法,将连续波激光信息从背景噪声或其他非连续光谱中区分开来.提出了对激光源时间相干调制的接收原理、调制特性、技术构成和光电信息处理流程,重点阐述了低频调制技术和高频调制技术的特征以及实现连续波激光相干探测的关键技术,并预见了激光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可行性.

基于光纤的温度传感器

作者: 雷飞鹏 宁提纲 周倩 毕重颖 曹毅 王惠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2-04-24 人气:11
基于光纤的温度传感器
简单介绍了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并分别介绍了光纤Fabry-perot干涉型温度传感器、半导体吸收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最近几年来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各种温度传感器的机理、实验装置和研究结果,最后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动仿生手臂视觉抓取系统研究

作者: 石征锦 耿枫 张孝顺 秦朋 王天宇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2-03-17 人气:128
基于深度学习的气动仿生手臂视觉抓取系统研究
针对基于视觉辅助下的机器人对目标物体识别精度与抓取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的视觉抓取系统。系统首先通过改进的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被抓物体的识别;其次根据张正友相机标定的方法对末端夹持器柔性夹爪和深度相机实现手眼标定;最后在气动仿生手臂实验平台上完成物体的抓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视觉抓取系统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的抓取系统不仅能够提高机器人对被抓物体的识别精度,而且还能够适应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实现对多种类别物体的抓取,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抓取效果。

基于气动阻力非动力型重诱饵概念模型研究

作者: 李志远 高莹 来源:光电技术应用 日期: 2022-03-17 人气:96
基于气动阻力非动力型重诱饵概念模型研究
依据假目标干扰理论、再入段弹道式目标运动理论以及雷达散射特性,结合国内外弹道导弹突防重诱饵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气动阻力系数的弹道导弹非动力型重诱饵概念模型,设计一种与目标外形相似、但体积小、质量轻的弹道导弹再入段突防伴飞重诱饵。同时结合弹头阻力系数的影响,设计一种通过形态设计、代替发动机调姿的弹道导弹再入段的伴飞。对干扰核心组件的性能参数进行计算,设计了雷达无源干扰组件结构。最后,对核心干扰组件的雷达散射性进行仿真和实验测试,为弹道导弹突防的再入段伴飞式重诱饵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共2页/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