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轻硅酸铝棉板吸声性能的研究
以密度为50kg/m^3和80kg/m^3的超轻硅酸铝棉板为例,对不同厚度,密度,空脸等对吸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与离心玻璃棉板和矿渣棉板的吸的性能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吸声性能随密度增加略有提高,400Hz以下的吸声系数随厚度增加显著提高,空腔能提高吸声系数,硅酸铝棉板吸声性能优于离心玻璃棉板和矿渣棉板。
相机标定误差因素分析
分析了影响相机标定精度的一些主要因素,并给出了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世界坐标重投影误差的分布曲线。仿真及实验表明在非线性相机模型的线性标定方法中,世界坐标的测量精度对相机标定精度有较大影响,标定图片数量15.20幅较合适。对相机标定中合理制作标定板、选择标定图片数量、快速高精度标定相机提供了有益帮助。
基于ARM7实时网络的设计和实现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7实时网络的设计和实现,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构成,系统的拓扑结构,系统的体系结构,KEIL uVision3的RTL实时库等。最后,调试测试了系统并分析了数据。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通信技术领域实现了较为长足的进步,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就是这一进步的最直观体现。对于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来说,这一技术本身属于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而为了能够更为深入了解这一技术,文章就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建筑外墙填缝改性硅酮密封胶应用研究
以硅氧烷改性聚醚S810(MS预聚体)为主要原料,结合填料、增塑剂、触变剂、气相二氧化硅、光稳定剂与抗氧剂等原料制备主剂;将增塑剂、催化剂与月桂氨混合制备成固化剂,按照m(主剂)∶m(固化剂)=10∶1的比例混合,添加适量色浆,制成改性硅酮密封胶,对改性硅酮密封胶的应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国产D680作为触变剂,MS预聚体用量为30%、填料用量为29%的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硅酮密封胶消黏性能与触变性能均较好、挤出性较高,模量相对较低,并具备高位移能力,符合实际建筑外墙填缝应用需求。
装配式建筑用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开发及性能研究
开发了一款常温生产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0份活性纳米碳酸钙作为抗流挂剂,2份乙烯基硅烷作为除水剂,0.1份复配催化剂[m(辛酸亚锡)∶m(双吗啉胺)=2∶8],可制得触变性好、回弹率高、表干快、黏度低和耐候性优良的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MS)密封胶,适合装配式建筑拼接缝的防水密封。
预应变对装配式建筑用密封胶粘弹性的影响
为了研究装配式建筑用密封胶的抗位移形变能力,使用应力松弛法测试密封胶表观弹性模量随时间的变化,分析在不同预应变m和不同松驰应变水平x下弹性密封胶的非线性粘弹特性。结果表明,当xm时,密封胶的形变行为更加复杂,指数n与x相关,且E100与1/(1+x)在较高的应变水平下偏离线性。
建筑密封材料耐霉菌性测试方法的研究
为了评价建筑密封材料抵抗霉菌侵染的能力,对建筑密封材料耐霉菌性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3种制样厚度进行比较试验,得出适宜的制样厚度;结合制样尺寸与接种方式的比较试验,得出相匹配的制样尺寸与接种方式;通过对多种类的霉菌进行筛选试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菌种。研究结果可为完善建筑密封材料耐霉菌性测试方法提供参考。
装配式建筑用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的研制及其性能影响因素
制备装配式建筑用单组分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研究了填料、增塑剂、硅烷改性聚醚、偶联剂、催化剂对密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原料配比为:50份填料、25份增塑剂、20份硅烷改性聚醚、1.5份偶联剂。其中纳米碳酸钙填料对密封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改善作用优于重质碳酸钙;用920R硅烷改性聚醚制备的密封胶综合性能优异。
JC/T483-2022《聚硫建筑密封胶》 标准解读
介绍了JC/T 483-2022《聚硫建筑密封胶》标准的修订背景概况、主要修订内容。新版标准增加了高位移能力级别,更新了原标准引用的GB/T 13477系列方法,调整了弹性恢复率项目的技术指标,并重点对新增的28 d浸水后定伸粘结性、低温柔性及拉伸粘结性进行了详细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