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缝厚度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热工性能的影响
基于Ansys Workbench热力学模块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外墙传热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研究单元进行建模,确定了模型边界条件及荷载加载形式。通过对3 mm、20 mm等不同厚度砌筑灰缝进行建模研究,探讨了不同灰缝厚度情况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温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薄灰缝砌筑可以显著减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微热桥效应”,从而降低墙体热量流失。灰缝散失的热量占墙体总散失热量百分比y与灰缝厚度x的关系为:y=0.946x+3.247。
秸秆纤维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介绍了秸秆的预处理方式,总结了秸秆纤维混凝土的力学、热工、耐久和抗冲击性能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秸秆纤维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对秸秆纤维混凝土在我国建筑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碳化硼对铁矿石混凝土亚高温后性能的影响研究
以5%的碳化硼等质量取代褐铁矿砂,制备了强度等级C50和密度等级RS2的铁矿石防辐射混凝土,研究了其在不同亚高温温度下的热工性能以及145℃处理5 d前后力学及耐久性能,分析了碳化硼在亚高温前后对铁矿石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碳化硼的掺入提高了铁矿石混凝土的比热容、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抗折强度,但降低了铁矿石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亚高温后,碳化硼的填充效果明显,优化了气泡参数,提高了铁矿石混凝土微观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减缓铁矿石混凝土耐久性能劣化过快的情况,维持铁矿石混凝土亚高温后的防辐射稳定性。
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墙材制品性能试验研究
制备了一种以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为壳体、泡沫混凝土为芯体的新型复合墙板,并对其力学性能、热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墙板的3 d、7 d和28 d抗折强度明显增加,7 d和28 d抗折强度均能达到20 MPa以上,极限抗弯荷载系数为9.0;空心墙板的力学性能与复合墙板基本一致;空心墙板的传热系数较高,为3.20 W/(m2·K),复合墙板的传热系数最低,为0.82 W/(m2·K)。
超低能耗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拉结件热工性能分析
试验研究了保温层厚度为250 mm夹心保温墙板的热工性能。结果表明:常规保温材料厚度为250 mm时,采用不锈钢桁架或夹形和限位拉结件组合等方式,夹心保温墙板的传热系数可以达到寒冷地区超低能耗外围护墙体的要求;相比FRP拉结件,金属拉结件会产生更大的热桥效应,对预制夹心保温墙板的传热系数有较大影响;随着拉结件传热通道的增加,相近穿透率的金属拉结件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增大。
定形PEG/SiO2/石墨复合相变蓄热混凝土制备及性能研究
为制备性能优异的相变蓄热混凝土,试验确定了定形PEG/SiO2/石墨复合相变蓄热骨料中相变材料的组成比例和制备工艺,并研究了相变蓄热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热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材料中PEG含量为80%,石墨掺量为6%时,相变材料在具有合适相变温度和相变焓的同时,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相变蓄热骨料的合适吸附时间和温度分别为3 h和80℃,经表面封装后的相变蓄热骨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相变蓄热骨料虽然降低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但延缓了水泥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升高,延缓了放热速率,能防止温度应力造成的混凝土开裂,且能明显改善混凝土的储热性能,综合考虑相变蓄热骨料替代率不宜大于80%。
轻质混凝土夹芯复合墙板传热系数研究与工程应用
蒸压加气混凝土与岩棉复合的围护墙板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围护结构板材,不需要附加保温层就可满足寒冷地区的热工要求。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就如何计算围护墙板的热工参数给出了计算方法,但需要相邻部分热阻比值不大于1.5,当热阻比值大于1.5时需要通过传热有限元计算考虑热桥的影响,给传热系数计算带来困难。基于此,提出了一种传热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借助线性变截面的热传导公式,考虑了复合板肋部热桥影响,以综合传热系数最大为条件,得到了综合传热系数和综合热阻。利用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对某工程外围护墙板进行了传热系数计算,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相差仅0.3%,可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热工性能检测研究
介绍了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热工性能判定的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重点阐述了间接法计算外墙传热阻、平均传热系数的方法和过程。并以工程为例,说明了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思路和计算方法。
冷藏运输装备技术研究进展
冷藏运输装备技术研究与发展水平滞后,已成为我国易腐食品流通腐损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加快开展冷藏运输装备技术的研究,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本文通过对冷藏运输装备的厢体隔热材料与制造工艺、制冷系统、厢内气流组织与温变特性、空气调节、厢体热工性能、能耗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指出了未来易腐食品冷藏运输装备技术的重点研究发展方向。
多种烃混合冷剂换热器热工性能测试平台设计
混合冷剂换热器作为天然气液化流程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冷却/冷凝多级压缩介质(混合冷剂),然而由于换热过程混合冷剂部分冷凝与全部冷凝的机理尚未明晰,该产品的研发在国内尚属空白。为了研究混合冷剂换热器冷凝机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再现混合冷剂换热器实际工况的试验方法,并完成了试验台的设计、搭建及调试工作。采用氮气作为试验介质进行循环试验,验证了试验系统的稳定性,为混合冷剂换热器传热与流动特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