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泡床中超声驻波的模拟及其对气泡的调制机理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数值生成了鼓泡床中一对声换能器以16kHz高频振动引发的超声场。数值计算是基于包括粘性影响的可压缩流体基本守恒方程,并耦合了水的状态方程。模拟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所用的几何布置和换能器与时间相关的速度入口边界条件下,反应器中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驻波声场;由于波的非线性以及水的粘性,压力波节点呈现出轻微的时间漂移性。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实验结果定性吻合。在模拟的声压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了驻波声场调制气泡的机理。如比较熟知,气泡在驻波声场作用下或者向压力波节点运动或者向压力波腹点运动,取决于气泡尺寸与共振尺寸的关系。
利用波的传播求梁弯曲振动的频率响应
根据波的传播及叠加原理导出了无限长梁在任意载荷下的频率响应.进一步又导出了有限长梁在任意载荷作用下、受任意支承的梁弯曲振动的频率响应.
行波型热声热机回热器中工质热力学特性模拟及分析
热声热机是一种与传统的热机完全不同的新型热机。它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利用废热,太阳能等作为热源;采用惰性气体作为工质,有利于保护环境。热声热机包括驻波型热声热机和行波型热声热机,行波型热声热机的工作效率比驻波型热声热机高,目前研究行波型热声热机已成为热声领域的研究热点。回热器作为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部件直接影响热声热机的性能,其中涉及诸多热力学性因素,给热声热机设计制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解行波型回热器中工质的动态热力学特性,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来对行波型热声热机回热器中工质热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热声谐振声场相位和功流分布的实验研究
热声热机的相位和功流的分布对于负载匹配至关重要。在无负载和有负载两种情况下,对热声谐振管的声场相位和功流分布进行了测量,并与网络模拟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位的分布与驻波比、位置以及负载有关。
声速测量及声波干涉演示仪器的研制
本文介绍了声波干涉、反射的两种物理演示仪器的研制,一种是通过调节波导管中液面的高度形成驻波,实现对声速的测量;另一种是由一个信号发生器驱动两个扬声器,这两个相干的声源在自由空间中形成强弱变化的声波干涉.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装置的原理、制作及使用效果.
长环形驻波直线超声电机振子有限元分析
提出了一种长环形直线驻波超声电机振子,并对该超声电机振子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振子的工作模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振子的工作原理。对支撑结构、影响振子振动模态固有频率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值分析,确定了振子的结构形式。振子与支撑结构采用柔性铰链连接,利用第18阶正交的两个面内弯曲模态工作,实现了电机振子双接触面驱动、正反两个方向运动。证明了该类振子利用面内弯曲振动模态可以实现双面驱动、正反双向直线运动。为环型驻波直线超声电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MEMS超声分离腔二维简正模式谐振频率的研究
以基于二维简正模式的微机电系统(MEMS)超声分离器的结构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声电类比原理,得到超声分离腔的二维等效电路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计算二维简正模式的谐振频率;接着通过Ansys软件对MEMS超声分离器进行有限元的仿真分析,验证了等效电路模型的可行性,并得到了最佳激发频率;最后在实验中分别采用单片PZT激发(2,1)阶和双片反相位PZT激发(1,1)阶的简正模式,均取得了一定分离的效果。
C波段加速器初步热测实验
为了开展加速器小型化技术研究,进行了C波段2 MeV驻波加速器研制工作。目前,该加速器研制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全密封加速管的焊接,建立了加速器热测实验平台。在重复频率50 Hz情况下,进行了初步热测出束实验,利用电离室剂量仪测试了加速器靶前1 m处的X射线剂量率,并利用钢吸收法测试了电子束的能量。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能量约2.5 MeV,剂量率超过330 mGy/(min.m)。
四边自由矩形板横向振动的近似解及其实验
针对四边自由矩形板横向振动目前没有精确解的问题,构造出四边自由矩形板横向振动振型函数的一种近似解。由于矩形板发生横向振动时会形成驻波,按不同的驻波类型,我们采用不同的组合级数对驻波所反映的矩形板振型函数精确解进行逼近,进而得到了四边自由矩形板振型函数的近似解。为了验证近似解的有效性,搭建了四边自由矩形薄板横向振动的实验平台。通过简谐激励得到了薄板在0~2000Hz频带内的一系列二维驻波图形(克拉尼斑图)。将实验结果(克拉尼斑图)与近似解得到的驻波图形相比,发现两者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均吻合得较好,从而验证了近似解的正确性。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