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锁相环LM567构成的校时电路
由锁相环LM567构成的校时电路姜田华图1校时电路石英数字钟由于石英晶体的老化、温度的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若长时间不去校正走时,累加起来的计时误差是可观的。对用户来讲,希望电子钟通电后,经过一次性调时,能准确地完成时间显示和对其它外围设备进行一系...
多路全介质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文中分析了大型高压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的重要性,提出了多路全介质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结构及各部分的实现电路图,详细分析了系统测温原理及补偿措施,并且给出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功率超声电源的研制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无相差频率自动跟踪和输出功率恒定功能的功率超声电源,此电源采用集成锁相环来实现无相差自动频率跟踪,采用PWM方式控制BUCK电路的斩波,达到恒功能及功率可调的目的。另外,此电源系统还有电路简单、工作可靠、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实用性强等特点。
一种基于FPGA的外差干涉仪动态数据采集方法
介绍了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现外差干涉仪动态数据采集的信号处理方案.在这套方案中,在锁存位置计数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启动两路模拟信号的A/D转换,并将结果写入缓存,实现了动态数据的采集.
基于FPGA的激光测距技术研究
该文探讨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核心的激光测距系统,通过对激光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利用激光发射控制时钟的分频和内部锁相环(PLL)倍频,实现了高频计时时钟,达到了激光测距的目的,并提高了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在接收方面突破普通的被动接收方式,提出了利用窗函数接收回波的主动接收方式,结合窄带滤光片的滤光效果,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激光测距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
锁相环在细分技术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锁相环(PLL)的倍频细分电路,重点讨论了测量及测量稳定时间的问题,并针对这两个问题详细介绍了锁相环路的设计方法。
一种改进的振动式微机械陀螺驱动电路
采用闭环控制电路使振动式微机械陀螺驱动模态保持谐振是提高其灵敏度和稳定性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基于锁相控制环路是目前振动式陀螺驱动广泛采用的控制方法之一。对包括陀螺在内的锁相环各个环节进行了建模。对各部分模型线性化处理后,推导了微机械陀螺锁相环控制电路的系统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分析表明该系统是一个有差系统,即压控振荡器发生频率和陀螺谐振频率总是存在一定的频差。文中引入了校正环节来消除稳态误差。采用音叉电容式微机械陀螺进行了实验,转台实验显示刻度因子有所提高,表明该控制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陀螺的灵敏度及其稳定性。
基于锁相环技术的液体点滴速度监控系统
文章介绍了采用TI公司的MSP430F系列单片机设计的液体点滴速度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单点和多点的输液过程的自动控制,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信号传感方式采用了红外光电传感器,通过软硬件滤波消除杂散光干扰;原始信号的处理采用了锁相环倍频技术从而提高了采样速度并缩短系统调整时间.另外,通过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串行通信,系统还实现对多台下位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管理.
基于四阶混合滑模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提出一种以电流和磁链为观测对象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SPMSM)的四阶混合滑模观测器。以实际电流与观测电流之差构成滑模面,并将等效信号与反馈矩阵相乘后输入到磁链观测方程,当滑模运动发生后磁链观测误差渐进收敛到零。给出磁链观测值的暂态响应,着重分析速度估计误差对磁链观测结果幅值和相位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反馈矩阵的计算。根据磁链观测结果采用跟踪型算法进行位置和速度的计算。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观测器可准确地观测磁链,并有效消除滑模观测器抖振的影响,位置和速度算法稳态精度高,跟踪速度快。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的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为了研究和提高电网不对称故障下直驱式风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在分析风力机、永磁同步发电机、变流器、二阶广义积分器等数学模型以及风电系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在网侧控制器中加入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取代原有的传统锁相环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系统发生电压跌落故障时,两种控制策略下直驱式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能力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二阶广义积分器锁相环不仅可以消除网侧d、q轴电压的二倍频扰动,而且可以改善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提高了锁相环的精度,同时改善了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