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色器杂散光模拟分析与验证
杂散光是衡量光谱仪器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荧光检测器中的单色器设计为例,分析了单色器杂散光的主要来源,通过建模及ASAP软件对单色器中杂散光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讨论了单色器外罩内壁各表面对杂散光的影响及贡献,增加不同的光陷阱结构,并模拟了其对改善系统杂散光性能的效果。
一种快速分光光度计光栅参数的选择
介绍了快速分光光度计的组成,简述了光栅单色器的能量分布及其主要指标-色散,根据单色器光栅能量分布和该分光光度计的光谱范围进行光栅参数选择。使用这种方法选择的光栅完全满足快速分光光度计性能指标要求。
提高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晶体衍射强度的方法
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是检验物质化学成份的传统工具,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晶体衍射强度不够高等问题,一直使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在低含量低原子序数元素的分析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全面介绍了近年来以加强晶体衍射强度为目的的新技术,例如全聚焦、半聚焦、对数螺线柱面弯曲晶体衍射技术,和双曲面晶体衍射技术及大面积晶体阵列技术。这些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使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在低含量低原子序数元素分析性能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弧矢聚焦双晶单色器性能的提高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聚焦双晶单色器的双晶在不同方向偏离理想位置所引起的双晶Bragg角偏差△θ,为设计研制单色器双晶的安装精度或微动调试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达到提高单色器性能的目的。
荧光检测器杂散光抑制研究
以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中的单色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单色器杂散光的主要来源;通过ASAP软件建模,对单色器中杂散光的分布进行了模拟,提出了抑制杂散光的几种结构设计,包括光阑、叶片和挡板,研究比较了它们对杂散光的抑制效果;在单色器中同时加上这3种结构后,杂散光抑制比到达了80%以上.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探测器光谱灵敏度的一种测量方法
介绍了单束两步法测量探测器光谱灵敏度的原理及装置。主要由光源,滤色器,单色器,探测器及电子学系统组成的系统,实现了自动采样自动测试。对影响测试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测试精度的方法。
同步辐射光束线中柔性铰链的研究
详细推导了直圆柔性铰链所受力矩和角偏移量及受力和线性位移之间的对应关系等运动方程;对直圆柔性铰链材料的选取、直圆柔性铰链参数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在同步辐射单色器中以直圆柔性铰链为基础投角、滚角、摆角调节结构。
中子衍射应力谱仪垂直聚焦单色器的优化设计
为提高应力谱仪样品处的中子注量率,对垂直聚焦单色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应用蒙特卡罗模拟程序MCSTAS对中子衍射应力谱仪的垂直聚焦Ge(511)单色器进行优化计算,得到了垂直聚焦单色器的高度与单晶片之间的倾角等参数的最佳值。然后,对比分析了在垂直聚焦单色器与平板单色器两种情况下样品处的中子注量率。最后,讨论了单色器起飞角对谱仪分辨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单色器尺寸为50mm×150mm;垂直单色器在样品台中心位置的中子注入量是平板单色器的4.99倍,表明利用垂直单色器可以显著提高应力谱仪样品处的中子注量率。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研制和开发
介绍了一种国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在石墨炉分析方面的最新进展.使用了小体积管式石墨管,能快速升温达3000℃,对Ba、Al等高温元素分析效果良好.悬浮式光学系统,高能量单色器,提高仪器稳定性及信噪比,石墨炉分析重复性良好.整机一体化设计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石墨炉电源同时安装在主机上,节约加热功率,只需4.6千瓦.原子化器拉推式切换,使用方便.石墨炉分析综合技术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