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类HCFCs替代制冷剂的研究进展
制冷空调领域内使用量最大的HCFCs制冷剂目前正处于加速淘汰的阶段,替代品、替代技术路线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介绍R32,R1234yf(R1234ze),ZCI系列和DYR系列等新型合成类替代制冷剂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基本热物性、传热特性、理论循环、机组性能等多个角度与最主要的HCFCs制冷剂R22进行对比,并分析部分替代品的应用前景,为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制冷剂替代工作提供参考。
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制冷剂侧性能试验方法的研究
阐述了制冷用空气冷却器产品的特点,并介绍现行国内外相关标准对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产品的试验规定,分析已有的试验方法,提出采用制冷剂干度法作为泵供液式制冷用空气冷却器制冷剂侧的性能试验方法,探讨了试验中影响测试的关键参数,为该类产品的测试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APDL语言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压缩机密封结构设计
使用APDL语言对O形橡胶密封圈密封结构进行建模,利用大变形、接触的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压缩机密封结构的二维轴对称模型。通过修改设计参数,由计算机完成不同密封结构建模操作,实现密封结构的性能分析。这样可避免大量的重复性操作,提高了分析效率,并为密封结构设计改进提供了依据。
基于接触的电机耐久性试验装置密封结构设计
为研究电机耐久性试验装置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采用橡胶材料的Mooney-Rivlin本构关系和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电机耐久性试验装置密封结构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在压缩率一定的前提下,研究了O形圈承受不同内压时对密封接触状态的影响,得出了橡胶O形圈在安装和使用中的米塞斯应力、剪切应力、接触宽度和密封界面上的接触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压缩率一定时,在不同油压作用下,试验装置密封结构能够满足密封要求,但密封裕度将随油压的增加而减小。文中的方法和结果对相关密封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GB/T21362-2008《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针对已批准发布并于2008年05月01日起实施的国家推荐性标准GB/T21362-2008《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阐述了标准制定的背景情况,详细论述了主要技术参数“名义工况的温度条件”的确定依据,介绍了性能试验方法的分类和具体内容,分析对比了不同试验方法间的差异性和准确性。
冷暖空调热水三用机的功能控制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热泵热水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空调、供暖气和制热水多个模态运行时的控制逻辑要求;讨论了热泵的热水换热器三种加热形式:循环加热式、一次加热式和间歇加热式的特点,以及根据进水温度通过调节进水和中间循环水量来满足出水定温要求的方案。本文的研究工作对提升多功能热泵热水机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功能空气源热泵机组基本原理与应用
多功能热泵机组具有制冷、制热、制热水兼制冷和独立制热水的4种功能,可以在任何季节和不同冷、热量需求时,选择满足需求的最佳节能模式运行。介绍多功能热泵各种模式运行原理,其应用研究有利于夏热冬冷区的建筑节能改造有积极意义。
复合供能系统在公共浴室升级改造中应用
阐述了在公共浴室改造中利用太阳能、空气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替代原有的燃煤锅炉。将升级改造后的系统与原系统及常规热水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改造后的供能系统比原系统热效率提升了8.3倍,运行费用节约40%,环保性和安全性都得到显著提高。
R22与R744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对比
热泵热水机组因其具有较好的节能性,日益受到热水器市场关注,本文在制冷剂R744与R22的热物性的对比基础上,对以R744为工质和以R22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从理论热力学循环,机组系统部件及结构、除霜控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分别对以R744为工质和以R22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样机在GB/T21362-2008的名义工况下进行了测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R744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COP比以R22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约高5%,并且以R744为工质的热泵热水机组可以实现65℃以上的高出水温度。
制冷压缩机标准发展现状及趋势
介绍了国内外制冷压缩机标准的制定情况,论述了我国制冷压缩机标准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分析和说明了正在和将要开展的我国制冷压缩机标准制修订情况,以期为完善我国制冷压缩机产品标准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