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车铣复合机床立柱结构的多目标优化

作者: 韩江 彭诚 夏链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1-11 人气:90
车铣复合机床立柱结构的多目标优化
以车铣复合机床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基于吉村允孝法计算出主要结合面参数,利用ANSYS Workbench建立整机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立柱为影响整机动态性能的关键部件。以立柱的一阶固有频率、质量和静变形量为目标函数,以立柱两侧各筋板厚度为设计变量,利用响应面法对立柱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得出最优解集。最后对优化后的立柱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立柱的质量减少了12.37%,整机验证显示各阶频率均有所提高,由优化前后谐响应分析得出最大响应峰值明显减小。该设计方法有效改善了整机的动态性能。

IPMSM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永磁磁链观测器设计与研究

作者: 李罗 王兵 郭皓源 彭诚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4-11-24 人气:58
IPMSM自适应超螺旋滑模永磁磁链观测器设计与研究
针对传统滑模磁链观测器(SMO)观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磁链容易受参数变化而出现观测误差的问题,以定子电流作为状态方程,构建一种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STA-SMO)。通过滑模等值理论对永磁磁链进行重构,实现永磁磁链的在线辨识,通过Lyapunov函数推导出定子电阻自适应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STA-SMO相较于传统SMO,克服了电阻参数变化对磁链观测的影响,有效抑制了抖振,提高了辨识精度。

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作者: 彭诚 来源:南方农机 日期: 2024-10-09 人气:92
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培养社会综合型人才。对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工作而言,需要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调整课程结构、重视教材内容等措施保障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文章就高职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展开了论述。

新型耳穴检测系统的研制

作者: 宫琴 陈曦 刘京雷 关添 彭诚 来源:仪器仪表学报 日期: 2023-08-10 人气:7
新型耳穴检测系统的研制
耳廓上分布着的耳穴与人体的内脏器官在形态上往往呈现"投影"的相似对应关系。当人体器官出现病症或在患病早期时,可导致与患病器官相对应的特定耳穴上呈现电阻降低等病理性阳性反应。目前存在的耳穴检测仪功能单一,缺乏对耳穴电阻值的定量测量、统计分析和对耳穴电阻值地形图的伪彩色图像的直接表征;而且,缺乏对解剖分区和神经分区内的穴位点电阻值的统计处理和穴位所对应的器官及神经功能的综合分析诊断。设计研发了新型耳穴检测系统,实现了用3种不同功能对人体耳穴阻值的定量检测;对解剖分区和神经分区的耳穴阻值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另外,利用伪彩色图像的方法表征出了耳穴等阻值区间的分布图,为临床的定量、直观检测提供了方便。

基于随机矩阵谱分析的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辨识方法

作者: 彭诚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10-05 人气:127
基于随机矩阵谱分析的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辨识方法
传统故障辨识方法受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影响,存在故障辨识率低、有效性差问题,提出基于随机矩阵谱分析的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辨识方法。通过分解故障振动信号,得到故障信号的特征向量函数,利用线性分析提取故障信号的随机变量;根据故障信号求解,提取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特征;利用随机矩阵谱分析方法描述机械液压传动系统的状态空间,推算机械液压传动系统的状态方程;利用机械液压传动系统的残差阈值,检测到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通过对比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的贴近度,选取最大值作为机械液压传感系统的故障信息,实现机械液压传动系统故障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故障辨识率。

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 彭诚 来源: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日期: 2021-10-01 人气:88
基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研究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涉及到了机械技术、电子工程,以及机械工程等专业领域。在本文中就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了解,并结合当前现状对该门课程存在的问题做出详细说明,最后提出具体建议来为学校以后开展课程教学提供改革优化措施和借鉴价值意义所在。将液压、气动技术、电气等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课堂,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性拓展。

机械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及优势分析

作者: 彭诚 来源:黑河学院学报 日期: 2020-04-27 人气:105
机械液压系统的节能特性及优势分析
机械液压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功能,在实际操作中被广泛运用。这项技术的节能特性不仅降低了油耗,而且还促进了机器质量的整体提高,受到众多科学家的高度重视,节能措施也越来越先进。但资源消耗过度、扬尘传播和噪音等问题仍然存在,使这项技术的发展受到限制。
    共1页/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