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电子机柜专用空调循环制冷系统设计
密闭式电子机柜存在发热量大、散热性差问题,为此设计密闭式电子机柜专用空调循环制冷系统。利用型号为SD18B20的温度传感器采集电子机柜内部温度和系统制冷温度,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传至控制模块执行对应操作,决定是否启动压缩机制冷;通信模块可利用网络客户端查询、设定、修改系统相关信息,完成远程监控。遵循模块化设计思想编写功能模块程序,完成温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负载状态下可稳定运行,符合电子机柜控温要求;相较于普通民用空调,可靠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分析不同因素对系统性能影响程度发现,通过调整冷凝器风温可提升系统的制热能效比(COP),通过提升冷凝器风速可降低系统排气压力。
毛细管冷凝器用于液冷源小型化的可行性研究
为电子发热设备的后端小型冷却系统节省设计空间,使用Φ0.7mm的毛细管组制造冷凝器代替传统换热器,并对其进行换热性能测试,对比传统换热器,其综合换热系数有大幅提高;同时,为了防止毛细管冷凝器制冷剂闪蒸现象,对毛细管冷凝器的过冷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换热性能。通过理论计算结合换热实验的方式,记录数据并对比,表明使用毛细管组所制作的带过冷处理的冷凝器,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可以利用该类型冷凝器实现液冷源小型化。
一氧化碳分析仪在氧化铝焙烧生产中的应用
一氧化碳分析仪是氧化铝焙烧生产中的重要仪表,是决定焙烧炉能否安全运行的前提,目前我厂的氧化铝焙烧炉都采用煤气燃烧,一氧化碳是否完全燃烧,其炉内含量的精确检测是关系到设备、人身安全及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以下介绍的是一套精密测量CO含量的分析系统及控制应用方面的经验。
蒸发式冷凝的应用分析
通过分析对比制冷工艺中几种冷凝方式,指出发展蒸发式冷凝技术对制冷系统节能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分析蒸发式冷凝的换热机理,从试验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影响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的几个重要因素.
大型电站冷凝器模块化开发设计及其优越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机组和出口机组的投入,凝汽器的现场安装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合理进行凝汽器模块化开发设计,成为凝汽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中分析了凝汽器模块化设计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并浅析了凝汽器模块化设计中所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发电厂热能转换与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汽轮发电机组能在夏季时可保持正常工作状况,而在冬季供暖时,采用低真空运行,在机组能承受的情况下,增加排汽温度。而多余的热量由循环水带走,再在用户端(热用户)放热到环境中(室内),循环水冷却后再流回冷凝器参与换热,形成循环。在不改变原有基础建设和厂房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约投资成本,并满足夏季和冬季两种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要求。该改造项目既符合国家能源、环保政策要求,又提高了周边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还优化了企业自身结构,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要求。
水蒸汽喷射泵矧第一级冷凝器入口压力的确定
<正> 一、前言在水蒸气喷射泵的设计计算中,当已知参数给定后,首先应确定第一级冷凝器入口压力的大小,以便建立合理的压缩比分配。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第一级冷凝器入口压力大小的选取,对水蒸气喷射泵蒸汽耗量有直接影响。以前该值主要由经验公式决定:
蒸发式冷凝器异型管束中流体流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运用Fluent软件对蒸发式冷凝器3种异型管——椭圆管、扭曲管及弹形管管束中强制对流空气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的数据经Tecplot.10处理后直观地表征了3种异型管束中空气的速度场、压力场、温度场,并在此基础上对此3种异型管进行了实验研究。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与实验研究的结果吻合甚好,表明了流线形设计的弹形管与椭圆管、扭曲管相比,不仅传热效率高,而且流动阻力小。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温空冷冷凝器优化设计
探讨了基于遗传算法原理的高温空冷冷凝器设计思想,分析了遗传算法在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列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并建立了冷凝器优化模型,并借助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遗传算法在换热器设计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船用冷水机组冷凝器抗冲击能力仿真分析
基于ANSYS软件,建立冷凝器模型,采用了静力学和动态分析法,对冷凝器抗冲击能力进行了X,Y,Z 3个方向的仿真。分析计算出设备受X,Y,Z 3个方向冲击时的应力响应结果,为该型设备的结构设计及抗冲击能力分析的方法选取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