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某350 MW机组低压排汽缸自动优化
低压排汽缸的性能对汽轮机经济性影响很大,国内外已有很多对排汽缸的研究,自动优化可使低压排汽缸优化更精细化。本文将低压排汽缸进行参数化设计,基于遗传算法对其进行自动优化,并分析了导流环上半修小对自动优化后导流环型线及排气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流环上半修小后自动优化的结果与不修的对比,修小后流场更加稳定,排汽缸静压恢复系数提高约3.2%;与原始对比,优化后排汽缸静压恢复系数提高了11.4%。
汽轮机切向进气蜗壳气动性能研究
采用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单独切向进气蜗壳和切向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性。实验测量了3种出口马赫数下的单独切向进气蜗壳和4种进出口压比下的切向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总压损失系数、出口气流角、质量流量。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ANS和SST湍流模型分析了实验测量的切向进气蜗壳的流场形态。数值模拟得到的气动参数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单独切向进气蜗壳与切向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出口气流角的分布与大小基本上不随进气总压的增加而改变,出口气流角在152.0°左右,切向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出口气流角在166.6°左右;与单独切向进气蜗壳相比,切向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出口气流角沿周向的分布更为均匀;单独切向进气蜗壳和切向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总压损失系数...
导流环拼焊对低压排汽缸气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分瓣压制成型再拼焊的这种方式生产的导流环和理想设计状态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文章对这种偏差所引起的排汽缸气动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首先分析了拼焊弧段数(不考虑焊缝余高)和焊缝数量(仅考虑焊缝余高)对简化排汽缸模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然后针对某工程实际应用的排汽缸在假想的不同拼焊方式下的实际气动性能进行了验证计算。其研究成果可以为低压排汽缸导流环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横向间距和截面形状对汽轮机切向进气蜗壳气动性能的影响
为了降低蜗壳总压损失并提高出口气流均匀性,对影响切向进汽蜗壳的气动特性和流场形态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值方法求解了三维RANS方程和SST湍流模型,分析了横向间距和截面形状对汽轮机切向进气蜗壳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得到的部分切向进气蜗壳的质量流量和出口马赫数与实验测量数据一致,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对比分析了不同进口总压下5种切向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气动性能参数和流场型态,结果表明:5种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出口气流角基本不随进气总压的增加而改变;5种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总压损失系数和质量流量会随着进气总压的增加而增加;进气蜗壳出口气流角随着横向间距的增加而增加,圆特征截面进气蜗壳出口气流角大于类多边形特征截面进气蜗壳的;随着横向间距的增加,5种进气蜗壳耦合静叶结构的蜗壳总压...
三机三流直弧形板坯连铸机核心装备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介绍了三机三流直弧型连续弯曲/矫直板坯连铸机核心装备技术,开发了大容量T型中间罐、重载高低轨式中间罐车、板坯内外弧液压振动装置和L形立式扇形段传动装置。结果表明,三流板坯连铸技术可靠、稳定,实现了大型冶炼炉—连铸—热轧带钢生产节奏的合理匹配,可提高单台铸机产量至300万t,进而减少铸机数量,降低了钢厂的基建投资和后续生产的消耗;开发的新型连铸机,实现了板坯生产的准高效化,符合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趋势。
港口码头固定式气幕围油栏研究及应用设计
港口码头油船装卸易发生意外事故,为防止油品扩散,需要配备围油栏。为解决固体围油栏布放回收麻烦、费时费力、不能及时有效地围住溢油的问题,以流体力学相似准则并按缩尺比例1:90开展海试试验,验证了实际海况下气幕围油栏围油的可行性。以提高气幕围油栏应用可行性为目标,结合试验数据及油轮码头地理特征,在船舶及海洋工程规范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可在港口码头长期固定连接、快速实现布放和回收的固定式气幕围油栏应用系统。研究表明,固定式气幕围油栏操作简单,可及时围住溢油,对保护海洋环境有直接促进作用。
大型斜式轴流泵装置能量特性研究
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南方某大型斜式轴流泵装置的流态、能量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效率与流量关系曲线趋势吻合良好且随叶片安放角度的增大,吻合程度增高。在偏离设计工况时,效率误差在±5%之内,而在最优工况附近,误差进一步降低,-2°叶片安放角度时,最优工况效率误差为1.71%。
倾斜蜗舌对前弯离心风机蜗舌区域流动影响的数值研究
为分析蜗舌的不同倾斜角度对离心风机蜗舌区域的非定常流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一款高压前向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倾角的蜗舌结构风机进行了稳态的三维流场计算,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其最优工况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蜗舌倾角的增加风机全压大致呈线性下降趋势,而适当的蜗舌倾角有利于提高风机的效率;蜗舌表面最高压力区随着倾角的增大,逐渐从蜗舌顶部中间位置向靠近后盖板侧的蜗舌顶部移动;不同倾角下蜗舌中间点P2的压力脉动主频均为叶片通过频率,而点P1和P3的压力脉动主频为叶轮转频或其2倍转频。
全挂汽车列车主动转向建模分析
汽车列车在公路交通运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公路货运量流通提供高性价比的运输方式,贴合当代发展需求。随着汽车列车使用需求日益增长,其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因而提高汽车列车的运输效率及安全性,保证汽车列车长远发展势在必行。现基于一种双杆式全挂汽车列车提出主动转向控制研究方法,使车辆进行弯道行驶时,在主动转向装置和主动转向控制方法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挂车对牵引车的转向运动进行主动跟随。文章建立连接装置、电液控制部分以及全挂车模型,仿真结果证明该转向系统具有稳定性。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汽车加速能力大幅提升,汽车制动系统尤为重要。汽车制动系统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四个部分组成。制动系统不工作时、制动系统工作时、制动解除时,其工作原理也会相应的不同。由于汽车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凸显了制动系统故障检修的重要性。本文对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故障诊断的方法,并予以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