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气机模化中叶顶间隙对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为了研究压气机相似模化过程中叶顶间隙对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某燃机压气机前1.5级为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缩尺比例压气机的性能变化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缩尺模化时若保持叶顶间隙尺寸不变,则压气机模型机性能会下降,导致换算的原型机峰值多变效率下降约1.4%~3.38%,压比下降约0.88%~3.17%;叶顶间隙对流场相似性影响主要集中在叶片顶部流道区域,造成该区域流动不满足相似条件。分析流场发现,随着缩尺模化比例增加,叶顶间隙相对泄漏流量增加,叶顶流道内低速区范围扩大,泄漏涡在径向的影响范围和强度也增加,这是导致缩尺模化后流动堵塞程度加重、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增加缩尺模化比例还会加剧叶顶泄漏流对激波的削弱。
不同紊流模型对预测单级轴流压气机性能曲线的影响
对某工业用单级轴流压气机,采用6种不同紊流模型进行了定常流动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各种紊流模型预测的级特性曲线与试验曲线在设计工况附近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而在非设计点特别是接近失速和阻塞点,预测结果与试验偏差较大。在分析了压头系数、效率、压比和温升的偏差后,可见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紊流模型低估了流动粘性损失,尤其在靠近失速与堵塞点。在计算采用的6种紊流模型中,综合考虑预测特性参数的精度、预测工况范围和计算用CPU时间等因素,两方程k-ω紊流模型具有优势,Spalart-Allmaras模型精度低但省时。
两缸串联煤气压缩机非稳态运行工况分析
以用于某工艺装置的两缸(低压缸和高压缸)串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非稳态工况为实例,对引起非稳态工况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由于高压缸隔板变形导致中分面泄漏而引起非稳态工况的性能变化过程,分析了高压缸性能变化对低压缸性能的影响。本文首次提出了压缩机"内泄漏稳定性极值qLcr"、"相对不稳定性"、"绝对稳定性"的概念,有利于更好理解内部泄露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
驻室抽气压缩机及其与风洞性能相关性研究
驻室抽气压缩机及其与风洞性能相关性研究摘要:为了研究驻室抽气压缩机及其与风洞性能的相关性,对E71—3离心压缩机进行了性能试验,并进行了驻室抽气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1)E71—3离心压缩机实测最高压比4.516,设计点多变效率81.8%,达到了设计要求。(2)风洞运行总压升高,压缩机多变效率降低。(3)风洞试验段Ma=0.9—1.1时,驻室抽气量对风洞模型区梯度的影响不大,但驻室抽气量超过4%后风洞马赫数均方根偏差明显增大;压缩机稳定在中等转速、适量抽气量的工况,且入口流量调节阀全开,风洞流场品质较好,运行成本最低。
0.6m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调试研究
为了考核0.6m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各项性能,也为后续连续式风洞压缩机系统的调试积累经验,对AV90—3轴流压缩机系统进行了调试,包括机械运转试验、临界转速测试、气密性试验、转速控制精度测试、热力性能试验和喘振预防调试。结果表明,调试方法合理可行,机组各项参数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共1页/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