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重型商用车内高频噪声的预测与分析

作者: 唐荣江 童浙 李申芳 黄莉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4-09-26 人气:167
重型商用车内高频噪声的预测与分析
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法,建立了车内噪声分析预测SEA模型。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各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和损耗因子。通过试验测量了各个工况下车身的振动激励与声压激励。输入参数与激励至模型中仿真计算得到的驾驶员头部声腔噪声声压级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最大误差不超过2dB(A),这说明了建立的SEA模型预测车内噪声的准确性。进行能量传递路径分析,找出了噪声贡献最大的子系统,进而提出两种优化降噪方案并仿真,结果显示均能使室内声压级降低1.5dB(A)左右。

商用车高位引气管进气特性数值仿真与优化

作者: 唐荣江 胡宾飞 张淼 陆增俊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4-08-23 人气:80
商用车高位引气管进气特性数值仿真与优化
针对商用车高位引气管进气阻力大和预滤尘、水效率低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分析了高位引气管的进气特性,发现了影响进气阻力和预滤尘、水的效率的因素。仿真和试验的进气阻力相差0.1kPa左右,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分析阻力流场和速度场可知高位引气管因旋流扇角度和减振波纹管结构改善了其内部湍流压力和速度梯度的分布,降低了进气阻力,提高了预滤尘、水的效率。据此,优化了高位引气管结构。优化后的模型在出口处进气阻力降低到1.15kPa。有效地改善了高位引气管的进气和预滤尘、水的性能。

基于A柱后视镜车内气动噪声数值模拟与预测

作者: 唐荣江 胡宾飞 张淼 陆增俊 肖飞 赖凡 来源:汽车工程 日期: 2021-09-20 人气:175
基于A柱后视镜车内气动噪声数值模拟与预测
针对后视镜引起的前侧窗与车内气动噪声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某商用车进行车外后视镜区域数值模拟和车内噪声预测的研究。稳态分析采用RANS模型中SST(Menter)k-ω模型,瞬态分析采用基于SST(Menter)k-ω的分离涡模拟(DES);通过分析后视镜侧窗区域的稳态静压力与瞬态动压力、速度和涡量云图,揭示了因A柱后视镜而产生车窗表面的湍流压力脉动的机理;同时求解瞬态流场获得两侧车窗表面湍流压力脉动载荷。采用声学FEM方法将车窗表面湍流压力脉动作为边界条件来计算气动噪声的传播,基于车内声学空间不同频率的声压级云图分布规律,说明了车内气动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段和声压级最大的分布区域;驾驶员左耳旁声压级曲线展示了20-2500 Hz频段内声压级变化规律。最后进行实车道路滑行测试,证实了气动噪声在车速80-110 km/h时较为明显的结论;采用CFD...

重型商用车冷却系统性能优化

作者: 唐荣江 王青青 肖飞 陆增俊 刘威亚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1-04-08 人气:175
重型商用车冷却系统性能优化
针对某商用车冷却系统散热性能不足,发动机出水温度偏高问题,运用数值模拟仿真方法对该车发动机机舱内的流场与温度进行仿真分析。经过分析发现冷却余量不足主要由冷却风量不足和散热器部分热风回流所导致。分别对冷却系统重要部件散热器、风扇和导风罩进行优化改进,并加以匹配分析得到最优组合方案,有效解决了问题。仿真结果显示,组合方案有效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冷却性能,通过实车测试验证模型可靠性误差率为1.1%,散热器冷却常数K值较原型降低了8.3℃,有效改善了发动机舱的散热环境。

卡车发动机舱气囊热防护实验与研究

作者: 唐荣江 张成 陆增俊 韦尚军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0-12-23 人气:190
卡车发动机舱气囊热防护实验与研究
某款卡车的橡胶气囊在低速重载工况下存在温度过高的问题.基于对流换热和热辐射相关理论,利用CFD软件对该卡车发动机舱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发动机舱的流场和温度场,得出排气管热辐射和对流换热是气囊温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安装隔热板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隔热板安装在距气囊30mm处隔热效果最佳,安装隔热板后气囊上部和下部测点温度分别下降了16.1℃和15.7℃.

基于CFD商用车热保护仿真与验证

作者: 张建华 唐荣江 张成 陆增俊 韦尚军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18 人气:65
基于CFD商用车热保护仿真与验证
为了研究某款商用车在最大扭矩工况下悬架气囊与挡泥板表面温度超标的原因。采用CFD软件建立了商用车发动机舱CAD模型,并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和设置舱内温度边界条件,求解在最大扭矩工况下舱内温度情况。通过流场和温度场分析获得的排气管热量对气囊和挡泥的热害影响范围与表面温度,对其分别采取增加隔热罩和隔热套的优化措施以降低热害,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最终结果表明:优化后气囊表面温度平均下降了11.95℃,优化后挡泥板表面温度平均下降了9.2℃。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后续车辆设计提供了参考。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