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复合叶轮出口角及分流叶片偏置对高速燃油泵性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 徐金鹏 杨军虎 周鹏程 马俊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4-12-04 人气:108
复合叶轮出口角及分流叶片偏置对高速燃油泵性能的影响研究
为研究叶轮出口角以及分流叶片布置方式对高速超低比转速燃油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规律,选取复合叶轮的4个因素,叶片出口角β2、叶片数z、分流叶片周向偏置度θ和偏转角α,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16组不同参数及结构的复合叶轮,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后得出各因素对扬程和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主次顺序,并最终得到高速燃油泵复合叶轮的最佳设计方案。其次,基于CFD数值模拟对常规无分流叶片设计方案与最佳设计方案进行外特性及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方案的扬程和效率在整个模拟工况内均有所提升,其中在实际工况Q为0.5 m~3/h下扬程较常规方案提高了10.4%,效率提高了4.8%。除此之外,最佳方案实际工况下的内流场压力分布与速度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削弱了叶轮流道内的大尺度旋涡以及间隙泄漏对主流的干扰作用。

尾水管导流板对离心泵作透平时内部流动的影响

作者: 杨军虎 张欣娟 李怀瑞 李瑶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1-08-19 人气:62
尾水管导流板对离心泵作透平时内部流动的影响
为了研究尾水管导流板对离心泵作透平时内部流动的影响,采用ANSYS-Fluent软件,对增加尾水管导流板的液力透平内部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安装尾水管导流板,使得尾水管实现收集叶轮出口液流并修正流动方向的作用,从而消除了叶轮流出液体的旋转运动,即消除尾水管中液体的圆周分速度,进而减少了由旋转造成的液力透平水力损失。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有、无尾水管导流板时液力透平尾水管与叶轮内部的流动状态,揭示了尾水管导流板对液力透平各个过流部件流动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对透平尾水管加导流板对离心泵作透平尾水管和叶轮内部流场的流动状态有明显的改善,显著提高了泵作透平的水力效率,扩宽了离心泵作透平的高效运行区。

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变叶顶间隙流动特性的研究

作者: 张青扬 杨军虎 李怀瑞 阎世杰 李瑶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1-08-19 人气:63
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变叶顶间隙流动特性的研究
为研究叶顶间隙的改变对半开式叶轮离心泵内部流场及性能的影响,选取某半开式叶轮离心泵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相对间隙下叶轮内压力变化大体趋势一致,沿着叶轮进口到叶轮出口等压线周向呈均匀分布,且总压由叶轮进口向出口逐渐递增;随着相对间隙值增大,沿圆周方向叶轮流道内压力梯度逐渐减小,由于叶顶间隙增大使叶轮流道中高压流体沿着轴向的泄漏量增加引起叶片做功能力减弱,叶轮叶片出口处局部高压区逐渐减弱。在同一径向位置间隙层中靠近叶片工作面附近流体压力较背面大,且在叶片工作面与背面两侧间隙层存在较大的压力梯度。间隙层出口处存在局部高压区,随着间隙值的增大该局部高压区有所减弱,不同相对间隙值下相对速度沿径向均匀增大。叶轮轴向截面内存在着回流、绕流等不稳定流动,轴向截面中有明显的回流涡...

基于两工况优化离心泵

作者: 杨军虎 李松源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1-07-07 人气:66
基于两工况优化离心泵
基于离心泵基本理论,提出一种基于两个工况点的针对离心泵的优化方法,使离心泵在保证设计工况点扬程以及效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优化另一工况点的扬程与效率。利用离心泵的基本原理,理论扬程-流量计算公式和扬程-流量计算公式,针对计算离心泵的两个几何参数:离心泵进口直径D1以及出口处叶片与盖板的夹角λ2,推导得到基于两个工况点的计算式。又采用m91-50型离心泵进行两工况优化设计方法验证,根据推导得到的两项离心泵几何参数计算式计算得到的

基于直接自由曲面变形技术的液环泵壳体优化

作者: 张人会 梁孟 杨军虎 李仁年 孟凡瑞 来源: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日期: 2021-06-29 人气:207
基于直接自由曲面变形技术的液环泵壳体优化
对液环泵壳体型线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基于直接自由曲面变形(DFFD)方法的液环泵壳体型线的响应面优化方法.采用DFFD方法对液环泵壳体型线进行精确的参数化控制,在控制变量空间进行了试验设计,采用VOF模型对液环泵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对液环泵壳体型线进行响应面优化分析,建立了液环泵壳体型线与其进口真空度及效率之间的响应关系,实现了对液环泵进口真空度及效率的优化.算例优化结果表明壳体型线对液环泵水力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泵效率及进口真空度的提高;具有较大吸气区面积扩散比的壳体型线所对应的液环泵具有较高的进口真空度,而泵的效率随该面积比的变化规律正好相反;在试验设计变量空间,泵的效率随其进口真空度的增大近似呈线性下降趋势.

叶轮叶片进出口角及叶片型线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作者: 杨军虎 王世成 苗森春 姜丙孝 郭元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日期: 2021-04-12 人气:199
叶轮叶片进出口角及叶片型线对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
针对离心泵反转作透平存在效率不佳,高效区较窄的现状,选用比转速为48的离心泵为原型,以叶轮轴面形状不变为基础,从透平设计原理出发,设计了符合透平工况的不同进出口角,不同型线变化规律的前弯、后弯叶片.叶轮叶片的最大厚度由最大压头求得,叶片加厚规律选用NACA低速翼型规律.利用流体分析软件ANSYS Fluent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前弯、后弯叶片液力透平的效率均优于离心泵直接反转作透平的情况,后弯叶片液力透平的效率高于前弯叶片液力透平的效率,前弯、在圆柱面展开图上流线上凸叶片液力透平的高效区最宽.

多级泵内部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作者: 张学静 杨军虎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9-02 人气:217
多级泵内部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
利用CFD软件Fluent对多级导叶式清水离心泵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叶轮及导叶内部流道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规律,并发现了叶轮进口回流,出口的二次流动特征等叶轮内部流动的细节,导叶出口区产生了一个低压区等流动特征。然后根据自编计算软件利用计算得到的速度场数据计算出泵的扬程、功率、效率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附近,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在其它工况点,特别是小流量工况点,误差较大。

叶片进口边位置对双吸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分析

作者: 杨军虎 王玥 郭斌 孟瑞锋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5 人气:136
叶片进口边位置对双吸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分析
针对一种国内生产的双吸泵,利用CFD软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依据一元理论对叶轮的水力设计进行检查。在不改变原叶轮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将叶片进口边三次后移构造出三种叶型A1、A2、A3。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任意工况下叶轮A2的效率比A1、A3的效率都高,且在最优工况下叶轮A2的最高效率比原叶轮的效率高5.8%,高效区也明显变宽。研究表明,在推荐值1—1.3以外时,叶片间有效进出口面积的比值并非越小,泵的性能越好;叶片进口边的位置对泵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适当改变进口边位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叶轮进口的流动状态。

不同转速下液体透平的性能研究

作者: 苗森春 杨军虎 王晓晖 史广泰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6-17 人气:143
不同转速下液体透平的性能研究
为了明确转速对离心泵作液力透平的性能影响,本文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的湍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应用商业软件ANSYS-FLUENT对转速分别为750,1000,1500,2000和2900r/min下的液力透平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转速下液力透平的外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模型而言,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液力透平最优效率点的效率呈增大趋势,但增加梯度相对较小;最优效率点的流量与转速呈线性增加的趋势;扬程与功率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扬程在小流量工况时增加梯度较大,而在大流量工况时增加的梯度相对较小;功率的变化规律恰好与扬程变化规律相反,即功率随着转速的增大在小流量工况时增大梯度较小,而在大流量工况时急剧上升。另外,根据不同转速下液力透平的性能特点得出:在小流量工况时,降速对提高液力透平的效率有...

螺旋离心泵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

作者: 杨军虎 王国栋 张红霞 吴俊辉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27 人气:220
螺旋离心泵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展望
螺旋式离心泵是运用螺旋、离心的原理研制的新型结构杂质泵。该泵具有良好地无堵塞、不损伤性能,并且还拥有强制进料无过载、恒定高效耗能低、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而是水产、化工、轻工、环保、矿产等行业的理想设备。该文介绍了螺旋离心泵的结构和原理,总结了螺旋离心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主要介绍了螺旋离心泵核心部件——叶轮和其型线的研究开发现状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作了深入的剖析,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共2页/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