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RC中玄武岩纤维分散性与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提出了一种有助于纤维分散的搅拌工序,给出了一种测量纤维分散性的简易方法,分析了不同纤维掺量(5 kg/m^3、10 kg/m^3、15 kg/m^3)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的纤维分散性、基本力学性能及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工序可使纤维在基体中均匀分散,亦可降低纤维在搅拌过程中的损伤;随纤维掺量的增加,BFRC力学性能先提高后降低,其对BFRC弯曲韧性试验中的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及弯曲韧性值的影响规律亦是如此;BFRC的力学性能及弯曲韧性在纤维掺量为10 kg/m^3时最佳。
PVA纤维分散性及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提出了一种新型纤维混凝土拌和工序和评价纤维分散性的简易方法,并研究了不同掺量PVA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弯曲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拌合工序可以有效降低对纤维的损伤,有助于纤维在混凝土中均匀分散;当纤维掺量为4.5 kg/m3和7.5 kg/m3时,纤维分散性较好,而当纤维掺量为10.5 kg/m3时,纤维分散性欠佳;随着PVA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先增后减,弯拉强度和韧性耗能能力逐渐增强。
改性纳米CaCO3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可再分散乳胶粉(EVA)对纳米CaCO3颗粒进行改性,并用吸光光度法分析其分散效果。掺入浓度为5%~20%的EVA溶液和1.0%~2.5%的纳米CaCO3制备了水泥基复合材料试件(NCC),研究了改性纳米CaCO3对NCC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用SEM对NCC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VA溶液对纳米CaCO3具有良好的分散作用;纳米CaCO3掺量相同时,EVA溶液浓度越大,减水剂掺量越少;当EVA水溶液的浓度为15%,纳米CaCO3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0%时,NCC各龄期的抗压强度最高,表面孔隙较少。
长度测量指示表示值误差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及评定实例
一、引言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它不但在数值上反映测量结果的分散性,而且在技术要求上要与测量结果相一致.二者应具有相同单位。测量结果通常是被测量的估计值、示值误差或修正值。长度测量指示表(包括指针式外径百分表、外径千分表。数显表)用于相对测量,其示值误差与一般示值误差定义不同。
有机相变蓄冷材料中纳米石墨添加剂性能实验研究
针对有机相变蓄冷材料导热系数低、传热性能差的缺点,采用向其中添加纳米石墨,通过超声分散法及添加分散剂制备稳定分散液来改善其导热性能。对分散剂的种类、纳米石墨的质量浓度、超声时间和分散剂浓度对纳米石墨分散稳定性的影响及添加纳米石墨对导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双传声器声强测量系统误差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
双传声器互谱声强测量法适用于现场测量机器的声功率和进行声源识别.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分析影响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确定被测量值的估计值和分散性.从双传声器互谱法测量声强的原理及测量系统的配置出发,分析讨论了互谱声强测量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声强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对声强测量系统测量声强量值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并对评定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评定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相符;同时给出了减小声强测量系统主要误差的可能途径.
水镁石纤维的分散及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通过掺加减水剂制备了水镁石纤维悬浮液。SEM显微分析表明,减水剂对水镁石纤维有很好的松解作用。采用电子探针(EPMA)及能谱仪分析技术。测试了制备好的水镁石纤维混凝土试件,通过二次电子及背散射成像,观察了水镁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情况。利用EDS进行面扫描,分析了微区成分,并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水镁石纤维在混凝土中可以均匀分散,水镁石纤维在混凝土中分散性越好,混凝土强度越高,且水镁石纤维混凝土的韧性优于普通混凝土。
氢化丁腈橡胶/丁腈橡胶耐热密封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研究炭黑、白炭黑、碳酸钙和陶土对氢化丁腈橡胶(HNBR)/丁腈橡胶(NBR)耐热密封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炭黑补强并用胶的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较好,但压缩永久变形大;陶土和碳酸钙补强并用胶的各项性能均较差;炭黑N220补强并用胶的物理性能较好,压缩永久变形小,更适合作为制备HNBR/NBR耐热密封材料的补强填料;炭黑N220和N330在并用胶中分散均匀,而炭黑N770分散不均匀,粒子聚集体较多。
磨料混合对蓝宝石抛光效果的影响
磨料的粒径分布严重影响蓝宝石抛光,传统的抛光模型无法说明粒径分布的作用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以不同粒径磨料混合放大粒径分散性影响,研究单一磨料和2种粒径混合磨料对抛光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不同粒径混合能够明显提高抛光速率,在一定质量比条件下可以达到最大值,并且粒径差距越大,抛光速率越快;不同粒径磨料混合影响抛光温度和磨料使用寿命,这是因为其一方面增加磨料整体羟基官能团数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不同磨料间的密堆积,增加与蓝宝石接触面积。以此为基础,讨论多粒径分布的抛光动力学过程,并提出抛光动力学模型。
多功能mPAO的合成及其作为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考察
采用C5~C20超高黏度的煤制聚α烯烃(mPAO)与四亚乙基五胺反应,得到末端含有胺基的黏度指数改进剂(胺化mPAO)。采用油泥斑点分散实验(SDT)和成焦板实验方法考察胺化mPAO的分散性能,利用加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热烘箱氧化法考察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胺化反应消除了分子链末端的双键并引入胺基官能团,合成的多功能型黏指剂胺化mPAO在500SN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抗氧化性。与市售产品相比较,胺化mPAO的分散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更优,可以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黏度指数改进剂使用,而且工业应用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