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一种新型复合摆线转子泵设计

作者: 蒋辰希 邱文刚 李世鹏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5-02-09 人气:51
一种新型复合摆线转子泵设计
为减少摆线转子泵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齿面磨损,使之适用于更恶劣的工况,提出一种新型复合摆线转子泵的设计方案。该新型转子泵的内转子齿顶齿廓和齿侧齿廓由两段圆弧复合而成,外转子的齿顶齿廓和齿侧齿廓由两段摆线复合而成。齿侧齿廓起到驱动作用,齿顶齿廓仅有密封作用。通过对比新型复合摆线转子泵和普通摆线转子泵的齿面滑动率和压力角发现,新型复合摆线转子泵的齿面滑动率变化更平缓、齿面滑动率绝对值更小、压力角范围更合理,可有效减少齿面磨损。对新型复合摆线转子泵的齿廓进行修形处理,还可进一步减小齿面磨损和运动阻力。

ZA型蜗轮的精确建模与修形

作者: 吴海兵 王昆 许兆美 陈前亮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2-09 人气:113
ZA型蜗轮的精确建模与修形
研究了ZA型蜗轮的建模与修形技术,为蜗轮五轴数控加工编程提供精确的三维模型。建立车刀、蜗杆、蜗轮的坐标系,在此基础上得出车刀坐标系到蜗杆坐标系、蜗杆坐标系到蜗轮坐标系的转换公式;推导得出车刀刃口方程,根据车刀坐标系到蜗杆坐标系转换公式可得出蜗杆齿面方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推导得出蜗杆蜗轮啮合方程;将蜗杆齿面方程、蜗杆蜗轮啮合方程、蜗杆坐标系到蜗轮坐标系的转换公式联立即为蜗轮齿面方程;根据蜗轮副啮合区的要求,对蜗轮齿面方程计算出来的齿面点集进行法向向内偏移,使得蜗轮齿面修鼓。最终的啮合区图表明修形蜗轮与标准蜗杆的啮合性能符合使用要求。

摆线轮齿廓指数修形接触受力和传动精度研究

作者: 康献民 钟祺彬 谭艳雄 刘冬冬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5-01-13 人气:181
摆线轮齿廓指数修形接触受力和传动精度研究
RV减速器因其精度高、效率高、体积小等优势,在机器人领域占主导地位。摆线轮作为RV减速器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RV减速器传动系统的各项性能。为了提高摆线针轮的啮合性能,将针齿半径构造为关于转角的指数函数进行修形,建立修形后的齿廓方程。结合算例,对比修形前后的摆线轮齿廓曲线和曲率半径,计算了修形后曲柄旋转0°~360°时摆线轮与针齿的接触压力和传动误差。指数函数修形在摆线轮工作段保持了理论齿廓曲线,克服了传统修形方法修形量偏大的问题,保证了啮合的平稳性,并提高了摆线轮的强度和传动的精度。

非正交修形斜齿面齿轮传动接触应力计算研究

作者: 张文晓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5-01-10 人气:98
非正交修形斜齿面齿轮传动接触应力计算研究
非正交修形斜齿面齿轮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交叉轴齿轮传动方式,目前还没有接触应力解析计算公式,只能依靠有限元软件进行接触应力计算。给出了其接触应力计算方法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首先,基于曲面啮合传动原理,推导了非正交修形斜齿面齿轮齿面方程;其次,建立含安装误差的接触分析坐标系,由齿面接触分析原理得到接触点及其曲率计算方程;最后,按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一般形式的接触应力解析计算公式,该接触应力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正交与非正交、修形与非修形、直齿与斜齿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面齿轮传动接触应力,通过编制程序快速计算出相应的接触应力。以某一设计参数的面齿轮副为例,应用提出的接触应力计算方法计算出接触应力,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齿面接触应力计算,提取有限元计算的面齿轮齿面接触应力值,与解析计算公式的结...

基于压力角的摆线齿廓修形方法

作者: 王勇 王丹 刘珂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5-01-10 人气:153
基于压力角的摆线齿廓修形方法
针对机器人RV减速器摆线轮,在等距修形方法的基础上,将修形量以线性和多项式方式变化,推导了修形后的摆线齿廓方程。基于压力角变化规律,通过控制齿根和齿顶的最大压力角和最大修形量,可以控制齿廓曲线修形区间不同位置的修形量。所提出的基于压力角的修形方法与传统修形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在摆线轮工作段,摆线轮齿廓为标准齿廓,非工作段与工作段是光滑连接的。在VB中编写了摆线齿廓的修形程序,对不同修形量和压力角时的修形区间和啮合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压力角所对应的工作区间是不同的,而基于压力角的分段修形方法下的啮合力分布更加均匀。

内齿盘-齿块锁止机构运动干涉及修形的研究

作者: 鄂瑞迪 赵自强 李党生 王文中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1-06-04 人气:92
内齿盘-齿块锁止机构运动干涉及修形的研究
针对用于汽车座椅调角器的内齿盘-齿块锁止机构在锁入过程中经常出现由于齿廓干涉而发生锁止失效的问题,分析了齿廓干涉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在内齿盘-齿块锁止机构在齿块径向啮入过程中发生齿廓重叠干涉的条件,提出了通过齿块齿修形避免啮入过程发生齿廓干涉的方法,基于几何推导得到了齿块齿修形量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有限元建模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齿廓修形方法确实可以避免径向锁入运动机构的齿廓重叠干涉,同时可提高内齿盘-齿块锁止机构的承载能力和锁止可靠性。

面齿轮传动全齿面闪温分布与抗胶合修形优化

作者: 付学中 方宗德 崔艳梅 彭先龙 李建华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日期: 2021-06-04 人气:98
面齿轮传动全齿面闪温分布与抗胶合修形优化
为快速求解面齿轮传动的全齿面闪温分布,基于Blok闪温公式、齿面接触分析和承载接触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接触椭圆长轴离散点处的切向速度、综合曲率半径、载荷密度以及赫兹接触带半宽,建立了面齿轮传动全齿面闪温求解模型,并与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相结合,以小轮修形曲线的8个参数为优化变量,以全齿面闪温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面齿轮传动抗胶合修形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节线附近闪温近似为0℃;离节线越远,相对滑动速度就越大,闪温也越大,胶合失效最易发生在啮出的接触椭圆长轴上;优化小轮修形参数使全齿面的最大闪温下降了29.9%,从而提高了面齿轮传动的抗胶合能力。

大模数直齿锥齿轮的加工与修形

作者: 张丰收 许淼南 张波 王劲松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1-04-19 人气:129
大模数直齿锥齿轮的加工与修形
针对大模数直齿锥齿轮加工困难,专业设备缺乏的现状,提出在立式铣床上采用指状铣刀加工的方法。基于锥齿成形加工的原理,计算加工参数,拟合走刀轨迹,分析计算齿形误差。根据直齿锥齿轮修形理论,针对齿形误差,提出采用模数铣刀进行修形的方法;在VERICUT上进行仿真,通过比较修形前后齿形残余量,检验修形效果,验证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加工试验,采用三坐标测量仪对修形前后的齿形精确测量,得出修形前后啮合区域最大误差量(啮合方向)分别小于0.563mm和0.041mm。进行啮合试验,修形后齿轮端部应力集中现象消失,啮合区域向齿面中央集中。

齿宽方向与法向修形面齿轮接触迹仿真分析

作者: 王延忠 赫悦茗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日期: 2021-04-16 人气:203
齿宽方向与法向修形面齿轮接触迹仿真分析
为了解决基于预设接触迹的面齿轮修形过程中程序实际可用性的问题,探究了沿齿宽方向修形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法向修形除了具有编程可行性、运行效率髙之外,是否会影响面齿轮接触区的分布情况.建立了面齿轮齿面方程;使用MATLAB分别编写了沿齿宽方向和法向进行修形的面齿轮修形齿面坐标生成程序,实现了修形后面齿轮的可视化,并用CATIA进行了三维建模;最后应用ABAQUS进行了2种修形方式的齿面接触分析,得到了面齿轮与小齿轮的分析仿真结果.由结果可知,齿宽方向修形方式可以得到更宽的接触区范围,但法向修形的接触区整体分布更靠近齿根,更符合面齿轮的力学特性,因此,在面齿轮强度足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齿宽方向修形的方式替代法向修形的方式,这样会有利于后续进一步编写研究传动误差的程序.

修形齿轮弯曲应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验证

作者: 陈学师 唐进元 陈思雨 傅志红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1-04-02 人气:107
修形齿轮弯曲应力试验研究及有限元验证
齿轮静动态啮合特性研究对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和动力学性能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主要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对比的方法研究齿廓修形量的变化对齿根弯曲应力的影响。试验中采用机械功率封闭的标准FZG齿轮传动试验台,并通过导电滑环的使用实现了齿轮传动过程中齿根弯曲应力的动态测量。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有:齿廓修形可以明显地降低齿轮传动过程中齿轮副的齿根弯曲应力;齿轮副的转速越高,齿廓修形对齿轮副齿根弯曲应力的改善情况越明显。
    共4页/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