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液压启闭机活塞杆挠度影响因素数值研究
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液压启闭机油缸及活塞杆整体进行受压稳定性分析,研究影响液压缸活塞杆整体挠度的因素。通过对不同形式和断面的油缸和活塞杆进行模型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综合分析了液压缸导向套形式、导向套材料、支座布置位置(尾部、端部及中间支座)、液压缸布置方式(倾斜、竖直、水平)以及液压缸支座和活塞杆吊头摩擦系数等因素对活塞杆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压缸导向套形式、导向套材料对活塞杆挠度影响甚微;液压缸支座布置位置(尾部、端部及中间支座)对活塞杆整体挠度及临界压力影响明显,头部支承方式在挠度和临界力方面优于中部和端部支承;液压缸布置方式(倾斜、竖直、水平)对活塞杆挠度也有明显影响;油缸支座及活塞杆吊头的摩擦系数能有效的限制活塞杆的挠度。
基于AMESim散热器串并联布置对性能影响分析
发动机高温散热器和附属中冷散热器的布置形式对整体散热影响较大。针对散热器、中冷器、冷却水泵等主要结构进行建模和参数设计,基于AMESim搭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模型,参考试验数据对换热系数进行拟合;基于模型对散热系统性能进行分析;根据高温散热器和中低温散热器的串并联布置形式,获取发动机进出口冷却液温度,对比两种布置形式的优缺点;结果可知散热系统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散热器冷却空气进气侧在并联系统中为环境温度,比串联系统温度降低4.55℃;相对于串联的布置形式,将散热器和中冷器正面面积减半并联布置后,发动机出口温升提高1.41℃,回水温差提高2.22℃,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较小,但整车结构变得更加紧凑,空间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但并联式管道布置比并联式复杂,在实际中应综合考虑。
河床式水电站金属结构关键技术治黄科技成果
1研究背景目前国内河床式水电站事故闸门无倒挂液压启闭机操作的布置形式记载,多采用门机、固定卷扬启闭机和常规液压启闭机操作的布置形式。操作时间长,人员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智能化管理;启闭设备突出坝面影响交通及枢纽整体景观效果;常规液压启闭机配多节拉杆操作,拉杆拆卸导致操作烦琐。
某微型汽车液压感载比例阀布置形式与液压拐点特性分析
针对某微型汽车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倾斜布置液压感载比例阀方案。通过对液压感载比例阀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倾斜布置感载比例阀时拐点与后桥相对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垂直布置与倾斜布置的误差,从而得出倾斜布置方案可以满足实际需要的结论。最后对两种布置方案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
-
共1页/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