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一种海工栈桥多功能伸缩补偿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作者: 邱少华 施卫东 宋志国 纪立超 杨旭 来源:工程与试验 日期: 2021-11-26 人气:191
一种海工栈桥多功能伸缩补偿液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分析
考虑不同作业目标的搭接特点,设计一种集主动波浪补偿、恒撑力被动波浪补偿与低阻力自由位置被动补偿控制三种功能于一体的栈桥伸缩液压控制系统。针对这一新型波浪补偿液压系统,设计了不同模式下的控制策略以及模式切换策略。AMEsim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栈桥用伸缩液压控制系统的三种功能均具有较好的波浪补偿性能,且模式切换过程平稳、无冲击。这一海工栈桥用新型多功能伸缩补偿液压控制系统对未来栈桥设计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基于直接边界元法的潜水排污泵内流噪声数值模拟

作者: 蔡晓彤 施卫东 张德胜 张俊杰 石磊 来源: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日期: 2021-06-29 人气:94
基于直接边界元法的潜水排污泵内流噪声数值模拟
为了揭示不同湍流模型对超厚叶片潜水排污泵流动特性及噪声的影响,以1台超厚叶片低比转数潜水排污泵为模型,基于CFD理论与Lighthill声比拟理论,对潜水排污泵的流场和声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不同工况下(0.6 QN,0.8 QN,1.0 QN,1.2 QN,1.4 QN)潜水排污泵的内部压力分布特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内声场和外声场的噪声产生原因及分布传播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SST模型得到的性能曲线最接近试验结果;当叶轮从时刻a旋转到时刻d时,隔舌附近的高压区增大;隔舌处压力脉动最剧烈,这说明隔舌处是主要噪声源;在最优工况附近噪声较小,偏离最优工况处噪声较大;噪声极大值均出现在30°-75°内,极小值在225°-250°内.

采用粒子群算法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翼型多目标优化

作者: 张德胜 刘安 陈健 赵睿杰 施卫东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日期: 2021-06-11 人气:152
采用粒子群算法的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翼型多目标优化
为了提高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叶片翼型空化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PSO)的翼型性能多目标优化方法,主要针对较大攻角下翼型表面压力系数最小值;同时为保证翼型水动力性能,以翼型压力系数最小值及升力系数等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通过程序调用XFoil对优化翼型水动力性能进行过程分析,替代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节省优化时间.采用此方法对NACA63-815翼型进行优化并采用CFD方法重点研究2个攻角工况下优化翼型与原翼型在3个空化数(1.0、1.5和2.0)下的空泡分布对比.结果表明,优化翼型在6.8°和10.8°攻角下压力系数最小值分别提升了17.0%和45.8%,最大升阻比提高了6.0%和61.1%.翼型的空化初生及全空化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水动力性能也得到了提升,验证了此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混流泵启动过程瞬态流场的涡动力学分析

作者: 李伟 季磊磊 张扬 施卫东 杨勇飞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04-25 人气:106
混流泵启动过程瞬态流场的涡动力学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混流泵启动过程的瞬态流动结构,研究启动过程叶轮内部能量分布特性及其对瞬态性能的影响,基于正则化螺旋度法提取瞬态流场涡核,对启动过程进口段、叶轮和导叶段内部流动进行涡结构分析,并运用过流断面诊断法对混流泵启动过程内部流动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观测截面流场的涡核结构受叶轮叶片数的影响较大,涡核总体呈现从分散到集中的演化过程;随着转速增加,叶轮内涡结构正向和反向涡交替变化,并在转速稳定后流动逐渐趋于稳定;导叶内的涡结构在启动初期呈非对称性分布,当转速稳定后,涡结构区域逐渐减少并呈现规律性分布,流体流动趋于稳定。在混流泵启动过程中,随着叶轮旋转加速,总压流随之迅速增大,叶轮对流体做功,流体获得的能量迅速增加;由于流体惯性,加速末期流体获得了大于稳态转速下的能量,这种瞬态效应的...

叶轮与导叶叶片数匹配对井用潜水泵性能的影响

作者: 王洪亮 施卫东 杨阳 周岭 陆伟刚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日期: 2021-04-12 人气:198
叶轮与导叶叶片数匹配对井用潜水泵性能的影响
叶轮与导叶叶片数对泵的扬程、效率等都具有较大的影响。选取250QJ140型井用潜水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叶轮与导叶叶片数组合变化下,对井用潜水泵的性能变化规律和内部流场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不改变其他几何参数的原则,建立16组不同叶片数组合的两级井用潜水泵模型。采用ANSYS ICEM软件对各组模型分别进行了结构化网格划分,进而在ANSYS CFX商用软件中对各组模型进行了多工况定常数值计算。各组数值计算均选用标准k-ω湍流模型和标准壁面函数,获得了各组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预测值。通过各组方案性能预测值的对比可以发现:在额定流量工况下,当叶轮与导叶叶片数均为7时,井用潜水泵模型的效率最高。在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泵内的介质流动角度发生了变化。在小流量工况下,增加叶轮与导叶的叶片数可...

非设计工况下斜流泵叶轮进出口环量变化分析

作者: 欧鸣雄 施卫东 田飞 张德胜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5 人气:239
非设计工况下斜流泵叶轮进出口环量变化分析
基于RNGk-ε湍流模型对斜流泵内部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重点针对非设计工况下的斜流泵叶轮进出口环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设计点附近的叶轮进口环量受叶片进口边影响较大,不同采样线的环量分布具有一定差异,小流量工况下受到叶轮进口回流的影响,不同采样线的环量分布趋于一致。叶轮出口环量分布受采样线位置影响较小,在设计流量点时,叶轮出口呈等环量分布。在小流量工况点,受到叶轮出口回流的影响,叶轮出口外缘处的环量数值显著增大。通过研究还发现,从叶轮出口流道通过轮毂一侧回流进入叶轮的流体微团具有与叶轮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周速度分量,其环量数值甚至低于同工况下的叶轮进口环量值。

密封间隙对汽车冷却水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 张启华 徐媛晖 施卫东 王川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1 人气:98
密封间隙对汽车冷却水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为探明汽车发动机冷却泵在高负荷运转条件下,普遍存在的性能指标急速下滑,甚至失效的问题,采用 CFD数值计算,研究冷却泵密封间隙大小对泵性能参数的影响。分别计算了完全密封、密封间隙分别为0.2mm,0.3mm 及无密封条件下的外特性参数,并作了分析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密封完全失效的条件下,泵指标只能达到设计指标的60%,而在0.2mm 间隙下,性能指标也已下降10%。考虑到冷却泵始终处于振动环境中运行,而通常的端面密封很难长时间保持有效。因此,提出一种屏蔽式的冷却泵,并初步进行了研究。

基于数值模拟的新型轴向导叶性能分析

作者: 徐媛晖 张启华 施卫东 陆伟刚 王川 周岭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0 人气:95
基于数值模拟的新型轴向导叶性能分析
由于塑料具有成本低、轻巧、表面光洁等优点已获得广泛的工程应用。但传统扭曲空间导叶由于叶片几何边界复杂,很难通过注塑工艺进行生产,而应采用圆柱叶片。因此,本文通过125QJ20型塑料泵的研发,设计出新型轴向导叶。为分析该导叶的性能,结合自主开发的导叶设计软件DLSJ,根据参数设计出另一径向导叶模型,并将同一叶轮分别与两个导叶进行匹配。再通过Fluent 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SIMPLEC 算法对这两组模型分别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并对导叶内部内流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轴向导叶外特性明显优于径向导叶。通过流场分析,该新型轴向导叶能改善导叶内部流动,提高井泵水力性能。同时,新导叶具有注塑简单的特点,可有效降低成本,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后掠式轴流泵内部流场的二维PIV试验研究

作者: 郎涛 施卫东 陈刻强 李伟 邢津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0 人气:155
后掠式轴流泵内部流场的二维PIV试验研究
以一后掠角为60°的后掠式轴流泵为研究对象,采用PIV技术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测量,得到了0.8Qopt,1.0Qopt,1.2Qopt3个工况下叶轮在一个流道周期的12个拍摄截面上的速度场。发现在0.8Qopt工况下,经过后掠叶片的流体具有明显的径向流动趋势,流量越小径向流动趋势越明显。叶轮内流体在后掠叶片进口边和转轮端壁区容易出现低速区域,并且流量越小低速区域越大;在靠近轮缘附近,叶片进口边压力面上的流体会向吸力面流动,流量越小该现象越明显。研究结果对掌握不同型式叶片的轴流泵内部流动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带有前置搅拌装置污水泵的流动特性研究

作者: 郎涛 施卫东 陈刻强 李伟 程成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18 人气:170
带有前置搅拌装置污水泵的流动特性研究
针对污水池清淤问题,在一潜水排污泵进口处设置一搅拌装置,研究带有前置搅拌装置污水泵在污水池中的流动特性。研究表明,基于CFD计算的污水泵外特性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精度;对比无前置搅拌装置的潜水排污泵,发现装有搅拌装置后泵的轴功率升高,效率下降;对整个污水池系统的流场进行分析,发现污水池内出现旋涡及附壁效应,说明泵前设置搅拌装置有利于池底清淤;固相颗粒主要聚集于叶轮流道中下游及蜗壳周边壁面处,叶片工作面的进口、出口以及叶片背面中间部位磨损稍微严重,而叶片流道中间部位及靠近叶片背面出口处的磨损相对轻微。
    共2页/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