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压气机工作轮多场耦合强度分析
为了对隧道轮的强度进行研究,提出了压气机隧道轮应力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压气机隧道轮三维实体模型,在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建立多场耦合计算平台,分析流体压力和温度对隧道轮应力大小及分布的影响,获得了考虑不同载荷状态时隧道轮的最大应力以及变形,验证了离心载荷、气动载荷和热载荷共同作用下隧道轮最大工作转速时强度的可靠性;同时通过计算获得了隧道轮在离心载荷、气动载荷和热应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极限转速与低周疲劳临界转速,可为隧道式压气机最高转速的确定提供参考。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共轨系统压力波动抑制研究
在高转速柴油机的高压共轨喷射系统中,前一次喷油所产生的水击压力波会对后一次喷油的精度产生较大影响。建立共轨管三维模型,以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XFlow模拟共轨管内的压力波动,并总结了H型滤波器的关键参数对波动抑制效果的影响规律:随着滤波器容腔容积、小孔长度和小孔直径的逐渐增大,波动幅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均存在最佳滤波尺寸,分别为6 283 mL、2 mm和3 mm,即滤波器存在最佳滤波尺寸组合,并根据电液相似理论分析了存在这种趋势的原因。最后在滤波器最佳滤波尺寸组合下验证了1.5、2.5、3.5 ms喷油脉宽下的滤波效果,其滤波衰减率分别达到60.3%、76.2%、63.8%,证明在一定范围的喷油脉宽内均有较好的滤波效果。
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气门间隙故障信号提取
为有效地从实测的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机体表面振动信号中提取气门间隙故障特征,设计开发了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械振动信号收集装置,提出使用聚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结合相关系数法对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故障信号进行预处理。然后,运用信息熵进行特征提取。通过试验表明,聚合经验模态分解原始信号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特征参数。
转鼓式无链供弹液压系统设计研究
转鼓式无链供弹系统大转动惯量的弹鼓在极短间歇周期内需要快速频繁起停,推弹马达存在速度为零的堵转工作特点,需要动力源瞬间提供大功率输出和具有保压功能。提出了采用蓄能装置的多路复合并联液压节能动力驱动方案。同时基于系统一个工作循环的瞬时油量变化,研究了泵容量、蓄能器及系统压力等参数的匹配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液压系统响应快,易于控制,适应供弹系统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并且节能效果显著,较好地解决了高速供弹瞬间大功率输出要求与系统分配的小功率电源之间的矛盾,为火炮供弹动力源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某供弹动力系统设计仿真研究
某高炮无链供弹动力系统是自行研制产品,采用单泵多执行机构液压动力源,需要根据自动机射速协调工作,频繁快速启、制动和堵转,其并联执行元件动作相互交叠,动态响应不易预测。为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平台,依据无链供弹系统的特点,建立了供弹动力系统液压回路模型,研究了系统参数对动力机构动态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参数优化匹配和蓄能器的选择及测试试验。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表明动力系统供弹及时可靠,节能效果显著,为高炮供弹动力系统的设计、改进及调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某供弹动力系统泵站容量和蓄能器参数匹配研究
某供弹动力系统是自行研制产品,采用液压储能方案解决高速供弹瞬间大功率输出要求与系统分配的小功率电源之间的矛盾,其泵站容量和蓄能器参数匹配设计是实现节能的关键。为此,利用AMESim软件平台构建机械一液压一控制于一体的供弹动力系统模型,进行液压系统动力学分析,研究泵站容量和蓄能器参数的匹配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工作循环中蓄能器有多次充、放油过程,以系统平均耗油的0.7~0.8倍作为泵站容量,适当提高系统最高压力(0.6~0.8MPa),以蓄能器油腔容积变化的最大范围和小压差确定蓄能器参数,可稳定蓄能器连续供油速率,保证系统及时供弹,达到节能目的。
-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