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矩阵并行求逆的FPGA设计与实现
在现代信号处理领域中,矩阵求逆运算广泛应用,利用并行结构及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处理能力快速实现了8阶满秩矩阵的求逆过程,完成了高阶矩阵求逆处理器的设计,该设计采用Quartus II 13.0开发平台对程序进行编译、例化及综合,利用Modelsim仿真平台对设计进行仿真测试、将显示结果与MATLAB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通过分析验证表明该处理器充分利用了FPGA的并行性能,实现了对高阶矩阵求逆过程的快速计算,并利用定标法提升了求逆的计算精度,解决了高阶矩阵难以求逆及传统求逆方法收敛性差、精度低,对通用性计算机运算依赖性较大等问题,对实际工程有广泛的用途。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与DSl8820型温度传感器通信的实现
介绍利用ACTEL公司的APA150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对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的通信控制,使CPU可以方便地从FPGA中读取温度测量结果和DS18B20的48位ID值。
FPGA与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通信的实现
介绍利用ACTEL公司的APA150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对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的通信控制,使CPU可以方便地从FPGA中读取温度测量结果和DS18B20的48位ID值。
基于FPGA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处理机
针对大型地基高分辨率成像望远镜对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处理规模的需求,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高速大单元自适应波前处理系统,给出了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和测试结果。提出的基于FPGA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处理机,在软件上采用FPGA对整个系统进行数据配置和调控,实现多路D/A数据同时传输和转换。同时,采用FPGA作为波前处理运算中的图像预处理和波前子孔径斜率计算的核心器件,在满足波前处理精度的前提下,缩短了波前处理延时,提高了波前处理能力,波前处理可达2 000 frame/s。在硬件上,采用波前处理主板与可扩展的波前处理子板相结合的形式来提高系统的输出能力。每块波前处理子板的校正量输出为120路,波前处理主板的最大扩展能力为10块,整个系统可实现1 200路校正量的输出。
FPGA在静态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频谱复原中的应用
针对静态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中干涉条纹采集与处理对速度快的特殊要求,设计了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干涉图采集和频谱复原系统,CCD采集干涉条纹后进入FPGA进行切趾、傅里叶变换、取模等处理后得到入射光的频谱信息,同时对干涉图切趾函数的选取进行探讨和比较。最后,分别采集中心波长635 nm、650 nm7、80 nm、808 nm8、50 nm半导体激光器通过楔形干涉具的干涉条纹,并将FPGA中频谱复原结果与Avan-tes公司的光纤光谱仪测得结果进行比较,误差在2.5%以内。
基于FPGA的行间转移面阵CCD驱动电路设计
针对Kodak公司的前照明行间转移型面阵CCDKAI-0340,对其驱动要求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满足CCD所需偏置电压的供电模块;搭建CCD时序脉冲驱动器电路;利用Xilinx公司的可编程逻辑器件XC2S150来设计CCD的驱动时序。实验表明,设计的CCD驱动电路可以满足CCDKAI-0340的各项驱动要求。
一种专用高速数据记录器的设计和实现
介绍一种光接口的专用型高速数据存取设备,可以脱离微机平台,将高速数据实时持续的写入SCSI硬盘,此外,还支持数据的高速回放。在存储容量和传输速度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给出了它的系统结构和硬件、软件设计方法。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频率特性测试仪的设计
该系统基于扫频外差基本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构成的最小系统为控制核心.可在任意指定频段内测量被测网络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并显示相应曲线。系统分DDS扫频信号源、被测网络、幅度和相位检测、控制模块及幅频、相频特性曲线显示等部分,在100Hz~100kHz范围内可自动步进测量被测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自动设置频段范围,观察不同频段内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并在示波器上同时显示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
基于FPGA的8段数码管动态显示IP核设计
设计基于FPGA的8段数码管动态显示IP核,介绍8段数码管内部结构及其驱动显示方式和IP核设计方法.给出8段数码管动态显示IP核的VerilogHDL程序源代码及其C语言驱动程序。此IP核可例化成1~8个共阴极(或共阳极)数码管控制器,能方便地控制1~8个数码管同时显示数字和小数点位。测试结果表明.该IP核工作可靠、稳定。可直接应用于电子设计中。
-
共1页/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