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耗能器的阻尼力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本文分析了磁流变耗能器阻尼力及其常用模型的特点,建立了阻尼力的修正Bouc-Wen模型;研究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利用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此类耗能器在结构控制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基于非晶微米颗粒的磁流变液性能
采用成分为 Fe76Cr2Mo2Sn2P10B2C2Si4的自制非晶颗粒取代传统羰基铁粉作为分散相,制备非晶型磁流变液,以提高磁流变液的性能。对比非晶颗粒和羰基铁粉的软磁性能和密度,发现非晶颗粒具有较低的密度,在低磁场中具有较高的磁化强度和磁导率。测试颗粒体积含量为 20%的非晶磁流变液和羰基铁粉磁流变液的性能,可知非晶磁流变液在227 kA/m磁场强度下其饱和剪切屈服强度达41 kPa,抗沉降率为80%。在低磁场中(0~200 kA/m)基于非晶颗粒的磁流变液具有比羰基铁粉磁流变液更优的磁流变性能和沉降稳定性。
磁流变液触变性评价指标研究
实验研究了可用于磁流变液触变性的评价指标。研究表明,基于表观粘度与剪切速率曲线得到的触变破解指数,测试简便且重复性好,可作为磁流变液触变性能的评价指标。触变环的测试数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含有丰富的材料性能信息,也可作为磁流变液触变性的评价指标,且较低的剪切速率以及较低的持续时间,易于得到较为显著的触变环。
自适应磁流变控制系统仿真计算研究
为简化磁流变控制系统并提高其可靠性,该文将压电集能技术与磁流变控制技术相融合,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磁流变控制系统。根据压电效应原理,压电集能装置可以将被控结构的振动能转化为可驱动磁流变阻尼器工作的电能,且被控结构振动愈大,压电集能装置收集的电能愈多,磁流变阻尼器能够产生的阻尼力也就越大,因此该文提出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结合滨州黄河大桥N26号斜拉索和1个5层隔震结构模型,该文对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推衍,并通过MATLAB仿真对比了不同控制方法下结构的反应。仿真结果说明,所提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
共1页/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