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后缘舵机身干扰区气动加热机理及局部外形优化设计

作者: 艾邦成 陈智 江娟 聂春生 易仕和 来源: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日期: 2022-11-22 人气:196
后缘舵机身干扰区气动加热机理及局部外形优化设计
后缘舵在机翼的遮挡下其热流峰值明显低于全动舵,但因其与机身、机翼均会发生干扰,其局部流动结构和热环境特性更为复杂。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及风洞试验开展了后缘舵/机身缝隙干扰区的气动加热机理研究,发现后缘舵在机身上的投影线处形成一条高热流条带,该热流条带上的热流干扰因子远大于压力干扰因子。数值模拟结果及风洞试验的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技术均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气流在翼面迎背风压差的作用下穿过缝隙对机身与舵之间的漩涡产生抽吸,高温气体向机体下方运动在机身上再附形成高热流带。基于此分析,提出通过底面局部倒圆角、减小漩涡再附角度进而降低机身干扰热流峰值的局部外形优化方法。3个典型工况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模型较原始模型峰值热流降热幅度达到了27%~31%,降热效果显著。

适用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超声速气膜冷却光学窗口研究进展

作者: 李兆君 来源:空天防御 日期: 2022-11-07 人气:80
适用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超声速气膜冷却光学窗口研究进展
高超声速条件下,气动光学效应的存在严重影响红外成像制导精度,已经成为新一代高超声速精确打击武器研制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为解决这一技术瓶颈,需要开展适用高超声速飞行环境的超声速气膜冷却光学窗口研究,解决高超声速飞行条件下光学窗口防热和成像难题,突破现有红外成像制导武器的速度和温度限制,可为实现高超声速条件下武器对空、对地和对海高精度打击提供支撑。

高超声速流场成像质量特性及校正方法

作者: 赵鑫海 易仕和 丁浩林 欧阳天赐 石洋 来源:气体物理 日期: 2022-04-11 人气:88
高超声速流场成像质量特性及校正方法
光学成像制导飞行器在大气层中以高超声速飞行时,其成像窗口附近强压缩流场的气动光学效应会导致成像过程出现抖动、偏移和模糊,影响制导精度.为研究该问题,搭建了基于高超声速(Ma=6.0)炮风洞的气动光学地面模拟平台.利用高速摄像机获取了多种喷流压比状态下光学头罩成像图片,研究了成像特性.基于背景纹影技术(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 BOS)直接获取气动光学畸变的点扩散函数信息,结合Wiener滤波方法对地面模拟平台获取的成像畸变结果进行了校正,并结合灰度分布、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和结构相似度(structural similarity, SSIM)对校正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成像结果表明,头罩无冷却喷流时成像质量最好,在压力匹配附近头罩成像质量相对于欠压喷流和过压喷流成像质量较好.图像校正结果表明,风洞运行过程中采集的时间序列图像在校...

利用均匀抽吸地板进行高速列车模型地板边界层影响的试验研究

作者: 易仕和 邹建军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11 人气:81
利用均匀抽吸地板进行高速列车模型地板边界层影响的试验研究
在KD-03低速风洞中研制了一种边界层可人为的均匀抽吸地板,研究了在各种来流速度下均匀抽吸地板上边界层与抽吸系数的关系。在该地板上对高速列车模型气动力与地板边界层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的几种模型状态,边界层吸附使列车模型所受阻力、负向升力和低头力矩均明显增加,其增量与模型底部形状有关;在有侧滑角时,边界层吸附对模型气动力的六个分量均有影响。在没有边界层控制的固定地板上进行高速列车模型风洞实验

低湍流度磁悬浮风洞的气动和结构设计

作者: 周勇为 常熹钰 易仕和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08 人气:193
低湍流度磁悬浮风洞的气动和结构设计
对磁悬浮风洞的历史、现状作了简要回顾和介绍,提出了建造300mm×300mm磁悬浮低速风洞(简称MSWT-300)的设计思想,给出了MSWT-300主要部件,包括离心式鼓风机、过渡段、大角度扩散段、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MSWT-300的建立将结束我国没有磁悬浮风洞的历史.

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气动光学特性计算与分析

作者: 易仕和 侯中喜 李立春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08 人气:193
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气动光学特性计算与分析
笔者讨论了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气动结构,对设计的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射流流场及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自由涡射流对透射激光产生的气动透镜效应,给出了计算结果.

超声速静风洞的气动设计

作者: 周勇为 常熹钰 易仕和 张艳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08 人气:165
超声速静风洞的气动设计
论述国际上关于超声速静风洞发展的基本过程、发展水平和我国发展这一风洞实验设备与技术的必要性,对静风洞的基本概念、层流喷管的设计方法等有关环节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与讨论.根据国外发展静风洞的经验和成果,针对开展静风洞的实验技术及边界层稳定性问题研究的背景,提出一座静风洞(SQWT-120)的气动设计,SQWT-120的设计马赫数为4.0,喷管出口直径120mm,Re/m=0.46~1.78×107,运行时间6~60s.

轴对称短化喷管型面设计及流动分析

作者: 侯中喜 易仕和 王承尧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05 人气:151
轴对称短化喷管型面设计及流动分析
对最短长度喷管(MLN)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在喷管喉部扩张段实现了光滑过渡,采用特征线方法设计轴对称短化喷管型面.采用高阶、高分辨率WENO格式对设计的喷管进行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短长度喷管和喉部加圆弧过渡的短化喷管出口流场均匀,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经过圆弧过渡的喷管型面出口流场品质更好.

DPIV技术在超声速自由涡气动窗口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 易仕和 程忠宇 刘大锋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05 人气:158
DPIV技术在超声速自由涡气动窗口研究中的应用
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是利用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来密封高能激光器低压的激光腔,了解气动窗口的流场结构对提高其气动性能和光学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采用纳米材料作为示踪粒子,开发了超声速流场的DPIV测试技术,并应用于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流动显示和测量.测量的最大流场马赫数为4.21,得到了气动窗口的启动过程和剪切层非线性快速增长的流动图画,获得了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及其诱导流动的速度场.

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作者: 易仕和 侯中喜 王承尧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6-04 人气:180
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自由旋涡气动窗口利用非对称喷管产生的超声速自由旋涡射流来密封高能激光器低压的激光腔,通过射流的动量改变来平衡环境与激光腔之间的压力差.提出了一种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讨论了其设计过程,对该种结构的自由旋涡气动窗口进行了设计和实验测试.测试表明,超声速自由旋涡气动窗口能够按设计参数运行,满足激光腔密封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光学质量.
    共2页/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