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丝杠的错流内冷结构设计与研究
机床进给用丝杠需要进行降温以提高加工精度,文中分析了丝杠空心内冷结构降温存在的不足,并设计了一种错流内冷结构对丝杠降温。通过对丝杠的压杆稳定性和系统刚度验算,确定所设计的内冷结构符合工作要求。然后对比分析实心、空心、错流内冷丝杠的降温效果,最后得出错流式内冷结构丝杠降温效果最为明显的结论。
基于Duolateral PSD的高精度光位置检测系统
精密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对位置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uolateral PSD(Position Sensitive Detector)克服了lateral PSD的测量错误率高、非线性严重等不足.系统实验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基于Duolateral PSD的光位置测量系统具有位置分辨率高、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等特点,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5m激光丝杠动态检测仪的误差补偿技术
介绍测量仪器在设计中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误差补偿技术。通过对影响HJY012的5m激光丝杠动态检测仪测量精度的各误差源的分析,以及对该仪器在设计中所采用不同误差补偿技术的比较和研究,提出在精密仪器设计中应按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优先考虑补偿效果,尽可能综合地进行误差补偿,才是仪器设计采用补偿技术的关键。
全气动宽度自调节车身吊装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全气动宽度自调节车身吊装装置主要包括框架体及吊爪,在框架体上平行间隔设有若干个滑轨,在每个滑轨的两端均卡接有一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在每个滑块上设有一吊爪,在每个滑轨内设有一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的两端部与滑轨内的两滑块螺纹连接,在框架体的中部设有一动力装置,动力装置的输出端与传动轴相连,传动轴与滑轨及双向丝杆相垂直设置,传动轴通过传动装置与每个滑轨内的双向丝杆相连,整个机构由气动控制系统及机械机构有机组合,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调节吊爪的宽度,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车身,并且吊爪能够自动对正夹紧车身,使其一次性放置就能够满足车身的定位、吊起,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人工作时的危险性。
数控机床丝杠空心/错流/螺旋式内冷结构降温对比研究
为减少丝杠受热变形对工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在现有空心式内冷结构基础上,提出错流式与螺旋式2种内冷结构降温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3种内冷结构进行降温试验对比,通过分析丝杠径向与轴向温度分布情况,得出螺旋式内冷结构降温效果更明显且径向温度分布更均匀。进行通水前、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通水前,错流与螺旋式内冷结构达到温度平衡状态耗时比空心式内冷结构约少4 h;通水后,螺旋式内冷结构比错流式内冷结构达到温度平衡状态耗时约少1 h,错流式内冷结构比空心式内冷结构约少3 h;在保证流量的情况下,丝杠降温效果取决于回水流道的分布情况,而不取决于进水流道;螺旋式内冷结构较其他2种内冷结构最先达到温度平衡状态。
煤矿设备用排缆机构优化设计
简介了目前常用的排缆机构。介绍了两款适用于煤矿设备的排缆机构的结构及特点,并分析两者的技术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集成两者结构优点的新型排缆机构。阐述了改进方法及改进型排缆机构的结构特点,简要介绍了改进型排缆机构的设计要点及技术提升点。
二级剪叉式丝杠升降机构受力分析
设计了二级剪叉式丝杠升降机,完成了三维造型和运动仿真模拟,并对二级剪叉式丝杠升降机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利用虚位移原理推导升降机台面载荷和丝杠推力之间的关系公式;通过对整机和单个剪叉杆的受力分析,建立了二级剪叉式丝杠升降机构的力学模型。以一台大型升降机为例,分析剪叉杆的受力情况,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剪叉杆的受力大小,并对剪叉杆的强度进行校核。经现场实际测试验证,该二级剪叉式丝杠升降机结构稳定。为剪叉式丝杠升降机的设计分析提供了理论。
一种磁阻式永磁丝杠结构及其仿真分析
提出一种新型的磁阻式永磁丝杠结构,丝杠和螺母的磁极均由半斜环状永磁和软磁凸齿组成,永磁和软磁凸齿相间布置。丝杠和螺母上的永磁凸齿均为径向充磁且充磁方向相反。对所提出的磁阻丝杠的静特性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分析,证明了该结构能够实现平稳传动。为了研究节宽与节距的关系,提出了极距比的概念,并对极距比与磁阻丝杠的静特性、螺母推力密度及比推力的关系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极距比位于(0,0.5]区间内时,磁阻丝杠能够进行稳定传动;极距比在(0,0.3]区间内变化时,螺母推力和推力密度的变化量不到7%;比推力则在极距比为0.3时达到最大,磁能利用率最高。在进行磁阻丝杠设计时,建议极距比取0.3。
同步式电动升降桅杆结构设计
介绍了同步式电动升降桅杆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和设计参数确定,并结合实际对桅杆的抗风计算提出了2种方法。重点说明了同步式电动升降桅杆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方法。
一种数控车床进给丝杠热变形补偿设计
单主轴双刀架数控车床很好地解决了加工中效率低的问题,上下刀架同时参与切削,对筒类、长轴类零件圆度及圆柱度精度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加工效率翻倍.然而在数控车床设计的过程中,下刀架的布局由于空间紧凑,只能采用丝杠固定,丝杠螺母旋转的方式驱动,作为移动热源的丝母导致丝杠温升,影响进给系统的刚度及精度,文中设计了一种结构,采用碟簧实现丝杠轴向预紧,同时补偿由于温升造成的丝杠轴端位移,进而提高进给系统的刚度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