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波天线与压电陶瓷换能器在超声导波信号接收中的效果比较
在一定条件下,超声导波检测试验中的压电陶瓷片可以作为一种表面波天线生成电磁波。将表面波天线技术应用于结构的超声导波检测,并将表面波天线接收信号与压电陶瓷片接收信号进行对比,两者完全吻合,表明表面波天线可以有效接收到超声导波检测信号。同时,对表面波天线位置对接收信号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天线处于不同位置时,接收信号在时间轴上完全吻合,且当其与试件距离不变时,接收信号无明显变化,符合表面波的传播特性。
一种新型水下激光成像系统
提出了一种新型水下激光成像系统的模型 ,计算了该系统的成像距离和成像质量与光束发散角、接收视场角、快门开启时间等主要参数的关系 ,降低背景光的影响与提高光脉冲质量能有效地提高成像距离和成像质量。在一般海水介质中 ,这种水下激光成像系统的成像距离理论值可达2 5倍衰减长度 ,约是同步扫描和距离选通水下激光成像系统的 4~ 5倍。
雷达液位计在罐区检测中的应用
雷达液位计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液位测量仪表,它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特性来测量液位的高低。按其所采用的时间测量方式不同,主要分为微波脉冲测量方法(PTOF)和连续波线性调频法(FMCW)。介绍了雷达液位计两种测量方法的基本测量原理、性能,以及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移动通信对仪表系统产生干扰的研究
为解决移动通信产生的电磁干扰对仪表系统的影响与危害问题,提高仪表系统的可靠性能,对移动通信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根据电磁辐射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理,推导出辐射电磁场强度与移动通信发射功率的关系,提出了化工生产装置仪表系统抗电磁辐射干扰技术的应用及实现方法。这对化工仪表系统开发研制、安装运行与维护检修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红外区表面电磁波(IRSEW)技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表面电磁波(Surface Electromagnetic Waves,简称SEW)的基本原理,红外表面电磁波的产生方法,它在光滑金属表面的传播及表面状况对传播长度的影响,最后指出它在表面无损检测中应用的可能性及前景。
电磁流量计的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文章重点讨论的是电磁流量计产生故障的外界原因,按照故障发生时期进行论述,详细阐明了引起故障的原因,为此类仪器的使用者提供方便。
漫谈雷达测速仪
雷达测速仪辅以数码照相设备(俗称"电子眼")是目前治理超速违章的主要科技手段。现将有关知识简单介绍如下:一、雷达测速仪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雷达测速仪的工作原理是应用多普勒效应,即移动物体对所接收的电磁波有频移的效应。
基于相位法原油含水率仪的实验研究
由于水、油介电特性差异较大,电磁波在不同含水率的油水混合介质中传播的相位系数有很大不同,通过测量电磁波在油水混合介质的同轴线内相位系数获取油水混合介质的含水率,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原油含水率仪.针对油田实际情况,对该仪器进行了动静结合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仪器能够实现油井含水率全范围的连续测量,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准确度,解决了准确测量油田原油高含水率这一难题.
电磁波穿透墙体的衰减特性
应用平面电磁波理论和菲涅耳公式分析了电磁波穿透不同介质的衰减特性,对不同的极化方式、入射角、介电常数、电导率、损耗角正切和频率下,电磁波在介质间的透射性能及介质中的传输衰减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常见的普通混凝土墙、37砖墙、24砖墙、石膏空心板、水泥泡沫板、木板和玻璃与频率的衰减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比较了新砌混凝土墙、实心粘土砖墙和多孔粘土砖墙的损耗特点,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测量及参考文献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仿真的墙体频率衰减趋势与实际测量结果一致,衰减数值接近并略低于实测结果。
GIS局部放电电磁波信号的传播特性研究
为研究局部放电电磁波在GIS中的传播特性,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仿真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GIS中的电磁波信号经过绝缘子衰减较大,且由绝缘子泄漏到GIS外面的电磁波信号存在截止频率;电磁波信号经过L型分支的衰减比经过绝缘子更大;电磁波信号经过T型分支垂直路径的衰减比直线路径的衰减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