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船舶噪声源的传递率矩阵识别方法及试验验证

作者: 张磊 曹跃云 杨自春 何元安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4-06-28 人气:9
船舶噪声源的传递率矩阵识别方法及试验验证
针对现有方法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存在的不足,引入传递率矩阵方法(TransmissibilityMatrixMethod,TMM),全面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着重探讨解决振源之间交叉耦合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TMM的振一声传递路径分析模型,新模型以隔振器两端的位移响应之差作为输入振源,有效地避免了振源之间的耦合。通过船舶水中振动一声辐射仿真分析和实船海上振动一声辐射试验验证了新模型在船舶噪声源识别和贡献量分析中可行性与正确性。新模型在船舶振动噪声源识别中保持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现代船舶中隔振器的广泛应用,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基于波叠加方法的水下声源辐射声场预报及实验研究

作者: 孙超 何元安 商德江 尚大晶 刘月婵 张若愚 来源:振动与冲击 日期: 2024-06-24 人气:14
基于波叠加方法的水下声源辐射声场预报及实验研究
根据基于波叠加方法的声全息技术研究了水下声源的辐射声场预报问题,通过水听器阵列测得的复声压预报三维空间声场的声特性.数值仿真分析了一有限长圆柱壳模型在不同频率力激励作用下的声场预报精度,发现测量阵列尺寸与结构尺寸相近即可准确预测声场.水池和湖上实验分别对柱形换能器声源和加肋双层圆柱壳受激辐射声场进行了预测并和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稳健有效的声场预报方法.不同频率下,二者误差一般在3 dB以内,能够满足工程需要.为实际水下大型结构的空间声场预报和降噪性能预估提供了工程参考.

水下大型结构声场全息重建的波叠加方法研究

作者: 孙超 何元安 刘月婵 来源:船舶力学 日期: 2024-06-21 人气:8
水下大型结构声场全息重建的波叠加方法研究
文章针对波叠加法相对于边界元法的巨大优越性,将其应用到分析水下大型结构的声场全息重建问题中。根据波叠加方法的近场声全息技术,结合边界元软件SYSNOISE,重建了一80m长的长椭球壳模型在力激励作用下的空间声场。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分析了各因素对重建精度的影响。将波叠加法的计算结果与数值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应用波叠加法对其声场进行全息重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而且计算时间短、效率高、计算精度也完全满足工程需要。进一步拓宽了波叠加法在计算水下结构振动声辐射和声全息问题的应用范围。

水下声强测量技术在近场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星 时胜国 战国辰 何元安 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日期: 2024-06-18 人气:21
水下声强测量技术在近场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用声强测量系统对水下大型结构体进行了辐射噪声声功率的测定以及噪声源的识别和定位的实验.介绍了声强测量技术在水下近场测量中的应用,并讨论和分析了实际测量结果,给出了声强分布的伪三维图和等值曲线,并计算出其辐射声功率的值.结果表明该套声强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出海管路系统的噪声振动及声辐射

作者: 楼红伟 胡光锐 何元安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日期: 2024-06-18 人气:13
出海管路系统的噪声振动及声辐射
采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SEA),通过一定的简化,建立了出海管路系统声传播和管口声辐射的简单SEA理论模型,分析了在平稳随机噪声激励下通海管路系统各组成结构的能量分布和管口声辐射功率,并研究和对比了不同管道几何参数情况下的管口辐射噪声.实验结果与其他数值分析方法所得结果较为吻合.SEA为各种声学参数的计算提供了一条较为可靠和高效的途径.

双层圆柱壳体水下振动噪声结构传递路径分析

作者: 张磊 曹跃云 杨自春 何元安 来源:振动与冲击 日期: 2024-06-17 人气:25
双层圆柱壳体水下振动噪声结构传递路径分析
为了实现水下双层圆柱壳体噪声源及传递路径的识别、量化,建立了水下结构振-声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借助互谱技术、平均技术及加窗进行频响函数估计,并结合正则化方法改善频响函数矩阵求逆的病态问题。进行了双层圆柱壳体水下振动-声辐射试验,实现噪声与结构振动数据的同时基采集。编制TPA程序计算得到合成噪声响应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利用频谱贡献云图及数据对比的方式分析了传递路径对壳外目标点噪声的贡献,结果与分布运转法所得一致,进而从传递路径的角度找出了对壳外噪声起主导作用的环节。可见,建立的水下双层圆柱壳体结构振-声TPA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量化主要噪声源和噪声的传递路径,并且能够指导水下噪声实时预报和采取针对性的减振降噪措施。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