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脉宽调制转阀压力损失特性分析
传统的阀控液压系统通过改变控制阀的节流面积来实现流量控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节流损失。可以认为高速开关阀在全开和全关状态下没有节流损失。受液压系统数字化和高速开关阀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频二维脉宽调制转阀。与由脉宽调制(PWM)信号驱动的电控开关阀不同,该转阀能够通过机械机构将流体以脉宽调制的形式被离散化,以实现根据系统执行器的需求进行流量分配。该转阀在实际工作中,阀口的打开仍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压力损失。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建立了二维脉宽调制转阀的数值模型,分析了该转阀在旋转过程中和不同占空比下的压力损失特性,最终搭建了实验平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阀在旋转过程中压力损失较小(阀口开度极小时暂不考虑),在50%占空比,10 L/min输出流量的工...
侧风下汽车会车气动特性数值分析
自然风与汽车会车工况的耦合会恶化汽车外流场,导致汽车所受气动力的变化.因此,对侧风下会车的气动特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侧风下等速会车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结果表明:由于气动干扰,侧风下会车的两车气动阻力和侧向力均产生了复杂的变化,对侧向力的影响更加剧烈.简化的二维数值模拟与真实的会车会有一定的偏差,但仍可为后续的真实车体会车的气动分析提供参考.
汽车队列行驶气动特性数值模拟
随着高速公路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开展汽车队列行驶的气动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等间距的3车队列行驶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研究了车间距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相比单车行驶情形,3车队列行驶的各车均有一定的减阻效果,其中尤以中间车和尾部车的更显著.简化的二维数值分析虽然忽略了车底部以及顶部的气流流动,但仍可为后续的真实车体绕流流动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声样本质量及其在声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从声品质主观评价实验的要求出发,对声音样本库里不同存储格式的声样本质量进行了存储码、频谱等方面的研究,并应用Moore响度模型,计算比较Wav和Mp3格式声样本的响度、尖锐度和粗糙度,最终通过主观相似度比较实验,得出Wav格式和Mp3压缩格式声样本均能用于声品质主观评价实验的结论。
一种用于UV-A、UV-B波段地基观测的光谱辐射计
研制了一台可以在250nm-400nm波段测量绝对光谱辐亮度和绝对光谱辐照度的扫描式光谱辐射计,辐亮度辐照度相对定标准确度2%,可用于UV—A、UV—B紫外波段地基观测.通过在丢南丽江地区(26°52′N,100°13′E)开展的大气散射光谱辐亮度和地面太阳直射紫外光谱辐照度观测试验,进一步检验了仪器的性能.观测数据与利用MODTRAN模式模拟计算值存在约8%的偏差,分析了产生偏差的相关因素.
中波红外全景成像仪线扩散函数的模拟分析与验证
线扩散函数是评价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线扩散函数的模拟分析与验证对成像仪的研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中波红外全景成像仪探测器所接收到的辐亮度,从理论上估算了全景成像仪的线扩散函数,然后通过斜缝法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并对线扩散函数经离散傅里叶变换计算而得MTF传递函数,结果与理论得出的系统MTF基本符合,进一步证明了这种模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FY-3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10^6动态范围线性测量及修正
基于对 FY-3 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 SBUS) 106动态范围线性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将中性减光片法和双光阑法相结合的思路,两者相互弥补,得出了 SBUS 整个动态范围的线性度,并进行了非线性修正。不确定度析得出该方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 44%,而传统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法对于 103-104动态范围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62% ,证明了该方法对于大动态范围光电探测器系统线性测量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纳米碳酸钙与重质碳酸钙复配强化有机硅酮密封胶性能
采用不同比表面积的纳米碳酸钙与1500目改性重质碳酸钙复配后填充于硅酮密封胶中,考察其对硅酮密封胶加工性能、弹性回复率及补强等性能的影响,探索改性重钙在硅酮密封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与1500目重质碳酸钙复配后与比表面积相当的纳米碳酸钙相比,具备更低的黏度和更高的挤出率,其中基胶黏度下降约40%,挤出率增加约30%,成品胶黏度下降约27%,挤出率增加幅度高达28%;复配后的表干时间稍有延长,弹性回复率稍有减小,而硬度与单一纳米碳酸钙相当;在力学补强效果上与单一纳米碳酸钙相当,断裂伸长率稍有减小,但浸水处理后拉伸强度及伸长率保持率有所提高,脱粘面积也有所改善。
铝合金平面研磨精度及产生划痕的研究
针对铝合金研磨表面容易产生划痕这一现象和平面度达不到精度要求的问题,发现了划痕产生的原因是磨屑等杂质颗粒混入研磨表面,无法及时排除而导致的表面划伤,而研磨盘平面度的变化是导致研磨面精度达不到要求的主要因素。通过批量生产工艺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解决了铝合金的研磨划痕和平面精度导致的质量问题。
数控龙门铣床中液压平衡回路的设计
文章针对数控龙门铣床中采用液压平衡滑枕、横梁自重的设计,即一种新的自动补压平衡系统的设计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