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翅换热管对蓄冷用气体水合物生长过程的强化
为了促进蓄冷过程中气体水合物在换热管外的生长,对比研究了冰、THF和HCFC141b气体水合物在光管和针翅管外生长的过冷度、诱导时间和生长速度。研究表明,相对于光管,针翅管对冰、THF气体水合物和HCFC141b气体水合物的生长过程均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减小过冷度、缩短诱导时间和加快生长速率)。对于针翅管本身来说,内外双翅式针翅管比外翅式针翅管可以更大幅度地强化生长过程。
四氢呋喃水合物换热管外结晶分解动力学研究
为了考察四氢呋喃水合物作为蓄冷介质应用于间接接触换热式蓄冷系统的可行性,对四氢呋喃水合物在单根换热管外的结晶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冰的结晶分解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质量分数为19%的四氢呋喃溶液在垂直放置的反应器中被流向为由上向下的冷媒冷却时,其过冷度与诱导时间与水/冰相变过程近似,所需要的冷媒温度可以高于0 ℃,有利于提高蓄冷过程的制冷效率;质量分数高于或低于19%的四氢呋喃溶液,其结晶分解动力学特性不利于蓄冷过程.
蓄冷用二元气体水合物工质匹配的研究
揭示了蓄冷用二元气体水合物相对单一气体水合物在生长动力学、相平衡热力学等生长特性方面的优越性,可以缩短水合物生长进程,具有共融和非共融的相变特性。同时结合HCFCs淘汰替代的进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蓄冷工质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蓄冷工质匹配可以实现性能优势互补的原则,列出了新型环保水合物蓄冷的工质对。最后指出了工质匹配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水合物蓄冷走向实用化作了展望。
一种家用太阳能气泡泵吸收式空调的系统设计与技术经济性分析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家用空调的高耗电和噪声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家用太阳能气泡泵吸收式空调装置。该装置采用太阳能驱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并以气泡泵代替传统的机械泵。在空调制冷量为16.5kW和制热量为18.0kW的设计要求下,通过理论计算选择内径为0.05m和沉浸高度为0.5m的气泡泵、集热面积为20m2太阳能集热器以及容积为1m3的蓄热水槽。最后,将该装置与普通家用空调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得出太阳能气泡泵吸收式空调有很大的优越性。
太阳能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技术研究现状
针对目前太阳能制冷技术中应用最多的太阳能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技术,介绍各种可用于太阳能制冷空调的集热器,列举大量的太阳能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模拟分析的案例,最后提出一个新型太阳能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该系统具有运行安静、体积小、节能、可回收冷却热等优点,是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小型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基于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海水淡化试验研究
淡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次危机,所以进行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淡水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了基于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水合物海水淡化方法,并进行了水合物海水淡化试验,试验选取3 种不同盐度(25‰、30‰、35‰)的人工海水,控制其温度为20 ℃,在4 种不同充注压力(3.6,3.8,4.0,4.2 MPa)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合物生长时温度升高幅度受到水合物生成量、水合物的疏松程度以及气流的影响,升高幅度在1-5 ℃范围内,预冷时间都会随着充注压力的升高而有明显缩短,淡化水的质量在盐度为35‰充注压力为4.2 MPa 时达到最大,为3922.2 g,此时淡化效率也达到最高的43.6%,淡化速率为118.9 g/min。
-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