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软件的化容补水泵转子模态分析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化容补水泵转子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得出转子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研究泵轴的横向和扭转固有特性,为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振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泵轴的运行转速均低于一阶横向固有频率和扭转临界转速,泵轴在运行时不会发生较大的振动。
方家山核电厂SEC泵振动故障诊断分析及处理
方家山核电厂SEC泵自调试以来,多次出现振动大的故障,通过频谱分析确定原因在于叶轮通过频率,经过多次设备解体,发现振动大的泵在口环部位发生严重磨损并有多处汽蚀坑,而振动较弱的泵口环处则磨损轻微且没有汽蚀坑,从而确定口环处发生严重磨损并有汽蚀是引起SEC泵振动大的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增加了控制口环与泵壳轴向间隙尺寸要求,同时调整了泵运行工况,成功解决了SEC泵振动大的故障问题。
某省中型灌排泵站现状及更新改造情况
我国现有大部分灌排泵站跟不上社会需求,泵站更新改造步伐已不断加快。本文以某省为例,总结归纳了其中型灌排泵站在更新改造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安全鉴定情况,评述了更新改造的规划、实施及效益。对今后中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提出了建议,以更好地实现中型灌排泵站的安全、高效、经济运行。
某电厂前置增压泵的结构改造
某火力发电厂用前置增压泵,作为锅炉给水泵的升压设备,在多年的现场运行中,发现其在结构上存在诸多缺陷,现需要在不改变原水泵安装尺寸的前提下,为电厂提供一台全新的前置增压泵,并解决叶轮窜动及轴承振动、发热、泄漏等方面的问题,使泵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结构改造主要包括轴、轴封室、轴承部件、泵体密封环等。
立式混流泵水润滑导轴承的优化改造
扬州头桥水厂取水泵房采用了立式混流泵,水泵的水润滑导轴承常年浸没在水中,工作环境差,特别是夏天长江排洪期间,原水浊度高,含沙量大,水润滑导轴承因磨损经常被更换,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课题组对水润滑导轴承的材料、轴承结构进行认真研究,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选用赛龙材料、调节材料配比、优化轴向开槽尺寸。经过改造、试验后的混流泵已经历了两个高温供水季节,连续工作时间已超过5000小时,目前水泵运行平稳,状态良好。
立式高速泵径向轴承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为解决现场出现的高速泵振动及径向轴承损坏的问题,对此轴承润滑及转子动力性能作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原装轴承存在承载能力偏低的问题。通过增加承载宽度的改型轴承提高了承载能力,稳定性指标有所下降,但余量还很充足。在相同不平衡量激励下,改型轴承支承的转子振动幅值小于原装状态下的振动幅值,表明改型轴承有更好的抑振效果。装配改型轴承的高速泵进行水力及机械性能试验,运转平稳,且已在现场长周期可靠运转,没有再出现类似轴承的振动问题。
高矿化度高氯离子介质条件下的注水泵选材研究
通过对不同材质注水泵部件的使用效果评价,优选出适用于在高矿化度、高氯离子环境使用的注水泵部件材质,为设备设计选型提供依据,保证注水泵使用安全和寿命。
低温潜液泵结构与应用研究
详细介绍了大型低温储罐中低温潜液泵的典型结构,分析了叶轮、诱导轮、轴承、底阀、电缆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型式,介绍了推力自平衡机构、轴承润滑和电机冷却的原理,提出了泵主要部件选材的原则、泵国产化的难点及泵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分析表明,加强低温泵的国产化研制和应用意义重大。
不同导叶数混流泵的压力脉动分析
为了研究不同导叶数混流泵内部流场压力脉动情况,应用商业软件Numeca分别对模型1(4叶片、11导叶数)和模型2(4叶片、7导叶数)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通过设置监测点,得到了叶轮和导叶位置的压力脉动结果并进行频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1和模型2的叶轮内,工作面尾缘的脉动幅值大于前缘,背面前缘的脉动幅值大于尾缘,压力脉动最大值出现在叶片工作面尾缘,而导叶内压力脉动幅度均由叶片前缘到尾缘逐渐减小。除此之外,随着导叶叶片数增多,叶轮叶片工作面尾缘最大压力脉动幅值位置的压力脉动幅值增大,可以采用减少导叶叶片数的方法降低此部分的压力脉动幅值。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主泵研发方案
反应堆冷却剂泵是压水堆核电站-回路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文中介绍了我国自主开发的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研发项目的必要性和项目总体研发策略,并基于华龙一号项目的设计要求,提出了轴封型主泵的总体技术方案、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试验与鉴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