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赤泥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制作了15个方钢管赤泥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推出试验,获得了方钢管赤泥混凝土的荷载-滑移曲线,研究了赤泥替代率、混凝土强度、长径比(埋置长度)、宽厚比对方钢管赤泥混凝土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钢管赤泥混凝土荷载-滑移曲线经历了5个阶段,即无滑移段、上升段、下降段、二次上升段、二次下降段。黏结极限荷载随赤泥替代率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赤泥替代率为5%时,黏结极限荷载达到最大;赤泥替代率为20%时,黏结极限荷载与标准钢管混凝土相当。黏结极限荷载随混凝土强度及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加;随宽厚比的增加而减小。
混凝土疲劳性能研究综述
从混凝土劈拉疲劳、疲劳损伤、黏结滑移本构模型三个角度总结了混凝土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发现斜向配箍和加入钢纤维都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比较了三种疲劳损伤理论,其中,概率疲劳损伤理论较符合实际,可以用来计算循环荷载下的损伤累计值,另外,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几种可信度较高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发现这些模型趋势大致相同,但峰值存在差异,并提出了引起差异的因素。
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局部黏结滑移关系
对高温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黏结强度的既有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温度作用后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相对残余黏结强度的均值和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高温作用后钢筋与混凝土相对黏结残余强度均值和具有95%保证率的分位值随温度变化的表达式。统计了光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残余黏结强度随所经历最高温度的表达式,给出了高温后钢筋与混凝土局部黏结滑移本构关系模型。
-
共1页/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