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调频模式AFM的发展及生物学应用
非接触调频模式原子力显微镜(AFM)可实现高分辨成像,其探针针尖与样品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小,能最大限度减少样品形变。本文综述非接触调频模式原子力显微镜在真空和溶液中的高分辨成像发展,并以DPPC磷脂双分子层和人类免疫球蛋白IgM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生物结构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测量衬底表面柔软样品高度的方法研究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FM)研究柔软样品特别是生物分子的力学性质是当前生物物理的热点之一,但在柔软样品的压弹性(例如高度测量)方面的研究结果远离实际情况.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目前AFM技术本身的限制.例如目前的AFM技术测量得到的空气中DNA分子的高度约0.7~0.8nm,而普遍接受的DNA分子的直径约2nm.利用我们发展的振动模式扫描极化力显微镜(VSPFM)技术,测得在空气中双链DNA分子(dSDNA)的高度在1.3nm左右.研究表明,对比目前的AFM技术,VSPFM具有针尖与样品相互作用力极小、作用力可以精确控制、几种工作模式可以自由稳定切换等优势,非常适合于柔软样品(尤其是生物分子)的表面局域弹性性质(如高度测量)的研究.
振动模式扫描极化力显微镜及其应用
振动模式扫描极化力显微镜采用一种新的扫描探针显微成像方式,它可以在极化力介导的非接触方式和轻敲方式之间自由切换.在极化力介导的非接触方式中,极化力叠加在范德华力上,克服了一般的原子力显微镜(AFM)非接触模式中因成像力程太短而不容易稳定的缺点;通过调节针尖的高度,从极化力介导的非接触方式进入到极化力介导的轻敲方式,又能部分消除AFM轻敲模式中毛细力的干扰,还可以用比AFM轻敲模式中最小稳定成像力更小的力进行成像.针尖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Asp(Amplitude setpoint)或插入扫描高度参数(lift scan height)来控制,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利用这一模式对胶体金颗粒和DNA的高度进行测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轻敲模式中针尖压力的确会造成柔软生物样品的变形.
纳米操纵辅助的原子力显微镜原位定位观察
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原位定位观察中,时常会遇到因失去标记物而无法定位的情况。本文介绍了一种在表面标记物被覆盖后,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操纵功能,将标记物上的覆盖物“扫”开,重新找到标记物并用于精确定位的方法。以对高序热解石墨(highly ordered pyrolytic graphite,HOPG)表面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吸附的原位观察为例,在BSA膜覆盖HOPG表面的原子台阶后.采用接触模式AFM扫描,将BSA“扫”开,露出HOPG原子台阶作为标记,对图像上的结构进行精确定位。通过调节设置点、扫描范围、扫描速率、扫描线数、偏置值等戍像参数及扫描时间,可以控制“清扫”的力度和范围。
-
共1页/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