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主参数设计

作者: 王国丽 顾亮 董明明 汪国胜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3-06-25 人气:139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主参数设计
叶片式减振器配合件较多 ,存在多处缝隙。这些缝隙形状复杂多样 ,很难用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各个缝隙的流量。该文提出一种用实验估算缝隙流量的方法 ,该方法不关心单个缝隙的具体流量 ,而是考虑所有缝隙并联的总流量。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缝隙并联总流量的流量系数 ,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流体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节流特性 。

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性能分析

作者: 张伟杰 汪国胜 郭勇 来源: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日期: 2021-12-17 人气:188
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性能分析
馈能是提升坦克装甲车辆悬挂减振性能与减少能量消耗、提高续航能力的有效方案之一,根据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工作原理建立悬挂系统数学模型并搭建流、固、热、磁多场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悬挂系统阻尼特性和馈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机-电-液馈能悬挂系统在正弦激励下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旋转液压执行器排量、液压变速/泵/马达排量和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比对系统阻尼特性有较大影响,对系统馈能特性影响不大,在不同参数下可达到较高能量回收功率;液压泵/马达容积效率是影响系统馈能特性的关键参数,系统能量回收效率随液压泵/马达容积效率的降低而显著下降,提高液压泵/马达容积效率是保证该系统高能量回收的关键。

电液比例阀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作者: 汪国胜 凌云 樊庆华 来源: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日期: 2020-07-15 人气:96
电液比例阀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在电液比例阀的设计与计算中,弹簧的设计与计算一直是设计人员头痛的问题,在设计电液比例阀的过程中,本文作者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总结出了电液比例阀中弹簧的设计与检验方法.

复杂流体通道的流体分析与检测

作者: 汪国胜 王国丽 顾亮 殷兆辉 张宇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3-11 人气:95
复杂流体通道的流体分析与检测
流体的设计与计算是机械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在流体计算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在后续设计、计算(如稳态液动力的计算、机械元件的设计)中必将出现问题.而在流体的设计与计算中复杂流体通道的流体分析与计算一直是一个令许多设计人员头痛的问题文章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含复杂流体通道的流体分析与计算的一种较为准确的实验分析方法.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 王国丽 董明明 顾亮 汪国胜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8-10-18 人气:7947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作为车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执行机构--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通过连续调节比例阀的开口来调节阻尼,从而达到使悬挂系统阻尼比适应车辆行驶状态变化的目的.该文通过试验检验了所研制的可控减振器的可控性和阻尼力的可调范围,获取了可控减振器减压阀未开阀的条件下,阻尼系数与比例阀的输入电流I和工作液温度T之间的关系,并且拟合出可控减振器的阻力-电流、温度特性计算公式,为半主动悬挂系统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主参数设计

作者: 王国丽 顾亮 董明明 汪国胜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8-10-18 人气:3588
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主参数设计
叶片式减振器配合件较多,存在多处缝隙.这些缝隙形状复杂多样,很难用理论或经验公式计算各个缝隙的流量.该文提出一种用实验估算缝隙流量的方法,该方法不关心单个缝隙的具体流量,而是考虑所有缝隙并联的总流量.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出缝隙并联总流量的流量系数,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流体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叶片式可控阻尼减振器的节流特性,利用该模型进行可控减振器主参数设计是可行的.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