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离心压缩机叶轮振动特性实验研究与仿真分析

作者: 姜世杰 张一晗 史银芳 闻邦椿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4-09-20 人气:54
离心压缩机叶轮振动特性实验研究与仿真分析
研究了离心式压缩机叶轮振动特性的实验测试和仿真分析。首先自主设计搭建了接触式实验测试系统;其次,利用该系统针对压缩机叶轮进行了动态实验研究,完成压缩机叶轮振动信号的采集和分析;然后,根据试验中的实际叶轮建立离心式压缩机叶轮三维物理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叶轮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将离心式压缩机的仿真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验结果相对比分析,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仿真结果与动态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仿真方法可以用于进行离心式压缩机叶轮的设计和分析。

高速列车头车气动噪声的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 姜世杰 杨松 张博宏 闻邦椿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4-02-19 人气:173
高速列车头车气动噪声的控制方法研究
提出了高速列车头车远场气动噪声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完成了9组不同车头形状的全尺寸头车模型和流场流域的创建,并通过k-ε湍流模型计算稳态流场;其次在稳态流场的基础上,采用宽频带噪声模型计算了头车表面的气动噪声源;利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计算瞬态流场,进而获取车身外表面的压力;再基于瞬态流场,采用Lighthill声比拟理论研究了头车的远场气动噪声的计算。最后,将不同形状头车的气动噪声的仿真分析结果相对比,验证改进方法的可行性。这里的研究,将对高速列车噪声的有效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有着较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研究价值。

高速列车头车外流场气动噪声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作者: 姜世杰 杨松 吴丹 闻邦椿 来源: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4-02-11 人气:140
高速列车头车外流场气动噪声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针对高速列车的头车进行全尺寸三维模型和流场流域的创建,并通过k-ε湍流模型计算稳态流场;在稳态流场的基础上,采用宽频带噪声模型计算头车表面的气动噪声源;利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计算瞬态流场,进而获取车身外表面的脉动压力;再基于瞬态流场,采用Lighthill声类比理论研究头车远场气动噪声的计算.最后,比较气动噪声的仿真分析结果与实地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凹槽状小翼对涡轮动叶叶顶气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

作者: 姜世杰 李志刚 李军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日期: 2021-10-01 人气:58
凹槽状小翼对涡轮动叶叶顶气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
针对叶顶间隙的高速泄漏流及复杂的流动问题,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AN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方法,研究了凹槽状小翼结构对涡轮级动叶叶顶传热特性和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获得的叶顶表面传热系数分布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对比分析了叶顶压力侧、叶顶吸力侧和叶顶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与无小翼凹槽状叶顶的气动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小翼凹槽状叶顶结构:叶顶压力侧、吸力侧和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的叶顶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分别降低了12.2%、17.1%和19.8%,叶顶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最大程度降低了凹槽状叶顶间隙的泄漏流量,减弱了压力侧角涡和刮削涡,进而降低了凹槽状叶顶的传热系数;压力侧、吸力侧和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的动叶总压损失系数分别增加了8.5%、降低了8.5%和降低了2.5%。吸力侧凹槽状小翼结构能有...

肋条布局对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传热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 姜世杰 李志刚 李军 来源:推进技术 日期: 2021-09-27 人气:62
肋条布局对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传热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为提高凹槽状叶顶气热性能,探究肋条布局对凹槽状叶顶间隙腔室内旋涡的调控作用和降低传热系数与气动损失的作用机制,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肋条布局对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传热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GE-E^3涡轮级动叶凹槽状叶顶结构,在叶顶凹槽腔室内沿中弧线等间距设计了全肋条布局、吸力侧半肋条布局、压力侧半肋条结构和凹槽尾缘半肋条结构共4种肋条布局。数值模拟动叶叶顶传热系数分布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数值方法和湍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凹槽尾缘半肋条布局的叶顶平均传热系数比凹槽状叶顶结构、全肋条布局、吸力侧半肋条和压力侧半肋条布局分别低了11.3%,3.1%,11.3%和2.8%;压力侧半肋条布局与凹槽尾缘半肋条布局的动叶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相近,比凹槽状叶...

胶凝砂砾石搅拌筒的结构改进设计研究

作者: 姜世杰 杨松 闻邦椿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1-01-29 人气:193
胶凝砂砾石搅拌筒的结构改进设计研究
搅拌筒是胶凝砂砾石拌和设备的关键部件,在连续使用过程中,因负荷较大且受力不均匀等问题的存在,搅拌筒内部会产生强烈不规则的碰撞和冲击,易使现有的滚道焊接式搅拌筒在筒身与外部滚道的焊接处发生破坏,影响使用寿命。为增加滚道处的强度及使用寿命,提出了两种新型搅拌筒的结构设计方案,然后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三种结构的强度数据,择优选取最佳方案。分析表明,两种新型搅拌筒结构的应力和应变结果都优于现有的焊接式结构。研究将为胶凝砂砾石搅拌筒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有着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