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流体介质和剪切层共同作用下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改进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信息
资料大小
3.55 MB
文件类型
PDF
语言
简体中文
资料等级
☆☆☆☆☆
下载次数
简介
传统的平面近场声全息将全息面置于射流内部。为了降低窗效应和卷绕误差对重建精度的不利影响,一般要求全息面尺寸为声源的2倍以上,而较大尺寸的传声器阵列放在射流内部会干扰射流的稳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整个全息面置于射流外部的方法。根据经典的剪切层修正理论,首先分析声波由声源传播至全息面过程中路径和幅值的改变,继而推导出修正后的声场传播公式,最终建立起马赫数小于0.3的运动流体介质和剪切层共同作用下的平面近场声全息理论模型。数值仿真表明,改进后的平面近场声全息技术能够得到高分辨率的重建声场,对气动噪声源的定位精度较高,并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相关论文
- 2025-01-06某储能发电机组公共底座设计及分析
- 2021-04-14摆线针轮传动偏心距及承载能力的优化分析
- 2025-01-02城轨车辆用辅助电源箱轻量化设计与研究
- 2021-08-09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外啮合齿轮泵泵体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2021-06-03径向游隙对十字轴万向节轴承接触特性的影响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