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池沸腾多种底面肋型可视化实验研究

作者: 刘广峰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4-12-31 人气:144
池沸腾多种底面肋型可视化实验研究
以纯水作为介质,使用高速摄像技术针对池沸腾加热底面肋型不同工况下的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无肋、中间打断式、三断式肋3种加热底面肋型沸腾池强化换热特性,分析了不同底面肋型条件对沸腾池壁区边界层两相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热流密度条件下,换热三断式肋型池沸腾气泡脱离速度明显加快,气泡运动距离、气泡脱离直径最小,底面气泡生成时间最短,强化换热效果最显著,中间打断式肋型对池沸腾强化换热作用弱于三断式肋型作用;热流密度相同时,与光板肋型池沸腾相比,中间打断式肋型池沸腾换热系数增大约8%,三断式肋型池沸腾与光板肋型池沸腾换热系数相比增大约16.5%,在无肋、中间打断式、三断式3种底板类型沸腾池中加热底板肋型为三断式的沸腾池强化换热性能最好,三断式的底面肋型可以提高池沸腾强化换热性能,...

R123水平强化单管外池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作者: 刘文毅 李妩 陶文铨 来源:制冷学报 日期: 2024-09-24 人气:7
R123水平强化单管外池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对替代工质R123在光管、机加工多孔表面强化管水平单管外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沸腾温度分别为5℃、8℃和10℃时,光管外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数值较CoopeR公式的预测值最大偏低10%;同时得到了强化管外沸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沸腾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强化管的强化效果,强化管的强化倍率在4.56~4.18之间.对R11也进行了同样实验,并把二者沸腾换热特性进行比较,强化管外R123比R11沸腾换热系数要低8%左右.

水平强化管外池沸腾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作者: 熊高鹏 欧阳新萍 来源:制冷学报 日期: 2024-09-24 人气:7
水平强化管外池沸腾换热性能实验研究
以目前广泛使用的R22为工质,对Turbo-BⅡ管管内外换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管内以水为加热介质;在恒定热流密度与饱和压力不变条件下,改变进水水温和流速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再通过威尔逊(Wilson)图解法同时得到管内外换热关联式;给出了不同管内流速时管外沸腾换热性能对比图;Turbo-BⅡ管管外沸腾换热性能比普通低翅管提高了1.6-2.5倍;在实验条件范围内,Turbo—BⅡ管内热阻是控制热阻。

二元混合工质HFC23/CFC13池核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作者: 张立强 公茂琼 吴剑峰 徐烈 来源:低温与超导 日期: 2024-09-24 人气:7
二元混合工质HFC23/CFC13池核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实验测量了二元混合工质HFC23/CFCl3池核沸腾传热特性。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实验测量的压力范围为0.1-0.55MPa。热流范围为10kW/m^3-300kW/m^2。实验数据同现有经验关联式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Fujita and Tsutsu/关联式和Thome and Shakir关联式对混合工质HFC23/CFC13的传热系数预测较准确,预测值与实验值之差≤±20%。

多元混合工质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作者: 孙兆虎 公茂琼 李志坚 吴剑峰 来源:制冷学报 日期: 2024-09-24 人气:5
多元混合工质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对R134a、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三种纯工质以及它们相应的二元混合物和三元混合物做了池核沸腾传热实验研究。加热面为紫铜表面,压力范围在0.1~0.6MPa。在纯工质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物性、压力对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相对于纯工质,非共沸混合工质沸腾传热系数有所降低,并且在高热流下趋势更明显。最后拟合出纯工质和混合工质沸腾传热关联式。
    共1页/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