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缘同时可控的乘波体气动修型设计与分析
从超声速气动原理出发,结合流线追踪和几何重构技术,提出了一种前后缘同时可控的乘波体气动修型设计方法。在前缘水平投影为超椭圆和后缘为圆弧的条件下,采用该方法完成了乘波体的气动修型设计并在设计点(Ma=6.0)和接力点(Ma=4.0)开展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前后缘同时指定的条件下,气动修型设计的乘波体型面过渡光滑,只在出口两侧有很小的高压区,可以很好地保持基准乘波体的波系结构和乘波特性。与基准乘波体相比,气动修型的乘波体具有更高的容积率、升力和预压缩效率,俯仰力矩几乎相等,但是升阻比下降。有粘条件下,设计点时升阻比由2.91降为2.53,接力点时由2.69降为2.32。上述结果符合设计预期,设计方法可行。
非对称来流下总温和壁面粗糙度对矩形转圆隔离段气动热力性能的影响
为了满足隔离段由矩形进口截面渐变到圆形出口截面的工程设计需求,采用超椭圆曲线方法设计了矩形转圆隔离段,并且在非对称来流条件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来流总温和壁面粗糙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进口总压条件下,来流总温的提高能够减缓隔离段流场的非对称效应,并能够有效改善隔离段内的流动分离,提高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但会增长隔离段内激波串长度,降低隔离段的抗逆压力梯度能力;壁面粗糙度使得摩擦阻力增加,导致隔离段的抗反压能力下降,扩大了隔离段内的分离区,与光滑壁面的工况相比,带壁面粗糙度工况下的总压恢复系数、出口质量平均马赫数分别降低了8.3%和6.5%.
-
共1页/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