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估计与表达
测量不确定度是近30年来计量界在总结大量测量实践和误差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尤其近10多年来在计算方法上提出了新的原则,是一个新的概念。其方法主要从不确定度的A类、B类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评定及其扩展不确定度等四个方面来表示测量结果,从而在各个学科之间和国家之间逐步统一计量测试结果的表达,更利于无误地互相利用测量结果。
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与表达
自1981年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批准了《INC一一1(1980)建议书》以来,国际上在统一表达测量结果的问题上,有了一个共同的基础。1986年CIPM再次重申用上述建议,提出应采用测量不确定度作为测量结果的必要说明,并发布了《Cl一1986建议书》,要求在国际比对中给出测量结果时必须给出测量不确定度。为了进一步促使上述建议在计量学领域广泛应用,CIPM建议国际标准化组织I以〕在7个国际组织(还有11工,CIPM,Ol入卫洲,IUI〕AC,IUrAP以及IR工二)联合参与下,成立专门工作组1以)厂IC69/工虹二4/V汉子3起草一个《测量不确定度表达导则》,这项工作已于1993年完成。我国已于这个导则发表之前,完成了JJG一1027《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的起草,并于1991年公布试行,其中充分考虑到上述建议的意见,提出用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测量结果。本文就其概念、分...
计量器具校准结果的表达
本文是以实际例子详明技术机构日常工作中对计量器具进行校准时如何表达校准结果。
-
共1页/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