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阀管注浆用套壳料配合比试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依托湖北某客运专线涵路过渡段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法治理路基沉降工程,开展了袖阀管注浆用套壳料配合比室内试验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套壳料各掺料对套壳料强度及其拌合物初凝、终凝时间的影响规律;结合工程特点,确定了该客运专线病害治理中袖阀管注浆加固用套壳料的合理配比,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配比较为合适,研究成果可为运营高铁路基沉降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袖阀管注浆浆液配比试验研究与应用
采用注浆工程中最常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超细水泥进行试配,研究了不同配合比对浆液的强度、凝胶时间、稠度、析水率的影响,得出注浆浆液最佳配合比。结合汉宜高铁现场施工经验,对注浆加固后的客运路段做了沉降检测,结果表明,注浆施工工后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为今后类似注浆工程做借鉴。
高应力剪切条件下粗砂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试验研究
通过在RMT-150B岩石力学系统基础上自行改进的高应力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的粗砂与不同硬度和粗糙度的混凝土结构接触面进行粗砂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颗粒破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法向应力粗砂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直剪试验后颗粒级配曲线相较于试验前的曲线所对应出的颗粒粒径含量,随粒径的减小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趋势,在颗粒粒径为0.25~0.074mm段,试验前后两级配曲线相互靠拢,对应粒径的含量变化较小;干粗砂破碎相较于含水的粗砂总体上破碎率较大,大粒径颗粒砂随含水率增大破碎量增大,小粒径颗粒砂随含水率增大呈现破碎减小状态,而含水率的大小对颗粒破碎影响相差不大;结构接触面的混凝土强度为C20、C30,粗糙度为3mm时,颗粒相对破碎率最小,结构接触面的混凝土强度为C40、C50表现与之相反;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加,粗糙类型-破碎率曲线随粗糙度...
地铁车站结构抗震分析
针对北京某地铁车站,根据反应位移法的计算原理,首先求出由土层位移引起作用于地铁车站结构的侧向力、作用于结构周围的剪力及结构惯性力;然后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进行地铁车站的抗震性能分析。由分析结果知,地铁车站层间位移满足规范限值要求,静力工况下的配筋能满足地震工况下的配筋需求,地铁车站结构的配筋控制工况为非地震工况。
-
共1页/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