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侵蚀防腐剂抗蚀系数试验方法研究
以40 mm×40 mm×160 mm试件替代10 mm×10 mm×60 mm试件(A法),建立了混凝土抗侵蚀防腐剂抗蚀系数试验方法(B法)。保持养护及腐蚀制度不变,按灰砂比1∶6,流动度(250±5)mm确定了水胶比,使侵蚀溶液浓度提高至15%,分别测试20℃侵蚀溶液中和水中90 d砂浆试件的抗压强度,以抗压强度比确定90 d抗蚀系数。结果表明:B法的90 d抗蚀系数与原A法的28 d抗蚀系数结果相吻合,B法是可行的。
无机纤维增强水泥砂浆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研究
采用浸泡抗蚀性能试验(K法)和潜在膨胀性能试验(P法)两种方法,考察碳酸钙晶须和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砂浆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通过测定砂浆的表观特征、质量经时变化规律、强度经时变化规律,并以长期浸泡下砂浆的膨胀率为辅助判断指标,全面衡量不同侵蚀龄期砂浆的硫酸盐侵蚀损伤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钙晶须和玄武岩纤维的复掺有利于砂浆抗硫酸盐腐蚀能力的提高。
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通过制配水泥胶砂试件进行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养护龄期、侵蚀溶液浓度、侵蚀龄期等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宏观观测和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微观观测方法,分析和揭示其抗硫酸盐侵蚀机理,并与高抗硫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胶砂试件可以抵抗高浓度硫酸盐的侵蚀,且随着水灰比的降低、养护龄期的延长,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较高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高密实度和化学侵蚀内因的减少。侵蚀发生在开口孔隙内,侵蚀产物是团簇状钙矾石(AFt),硫铝酸盐水泥具有显著高于高抗硫水泥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复合助剂改性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研究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干湿循环与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水胶比、胶粉掺量、硅粉掺量以及消泡剂掺量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的主次顺序是水胶比最大,胶粉掺量次之,硅粉掺量和消泡剂掺量最小;随着水胶比的增大以及胶粉和硅粉掺量的减小,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降低;水胶比为0.35,胶粉掺量为8.0%,硅粉掺量为6.0%,消泡剂掺量为0的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最强。干湿循环加剧了硫酸盐侵蚀的破坏效应,使混凝土的强度和抗侵蚀性降低。
掺耐腐蚀早强超塑化剂的HPC管桩混凝土性能研究
为提高管桩混凝土耐腐蚀的性能,采用氯离子渗透、抗化学侵蚀等试验方法来研究耐腐蚀早强超塑化剂对HPC管桩性能的影响,并且对混凝土耐腐蚀早强超塑化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掺耐腐蚀早强超塑化剂的HPC管桩混凝土表现出优良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相关性能指标均优于掺普通外加剂的管桩混凝土。
-
共1页/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