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聚焦微喷制备脂质体微阵列研究
设计了基于超声换能器和球面声透镜的超声聚焦微喷头及向下隔离喷射机构,实现了无喷嘴、无堵塞、非接触、低消耗、高精度的微阵列制备。为验证其生物相容性,以载有F0F1-ATP酶的分子马达脂质体为对象,制备出了形状规则、定位准确的脂质体微阵列,并对其ATP水解活性和合成活性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阵列生物芯片在相关光化学刺激下具有良好的ATP水解与合成活性,从而证实该方法在微阵列生物芯片制备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保持样品的生物活性。
包覆NIPAM-ODA双亲共聚物的脂质体的温控释放行为
为了研究对温度敏感的双亲性共聚物包覆的脂质体的温控释放行为,合成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十八酯(ODA)的共聚物.利用荧光探针法研究了共聚物水溶液随温度升高时出现的LCST(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现象,表明该高分子在温度升高到30e以上时存在着明显的相分离行为.以5(6)-羧基荧光素(5(6)-CF)为标记物,研究了高分子包覆的小单层脂质体(smallunilamellar vesicles)的释放行为.发现在温度低于30e时,5(6)-CF的释放百分率比未包覆高分子的脂质体要低;而当温度升高到30e以上时,其释放百分率明显提高.这种温控释放行为和包覆在脂质体上的高分子在其LCST时存在的相分离行为有关.进一步利用荧光偏振法研究了脂质体膜在包覆高分子后的流动性变化,发现:在温度低于30e时,其流动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在温度高于30e时,脂质体膜流动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进...
-
共1页/2条